台灣軍民的慈航天使 空軍救護隊將慶祝成立70週年

分享:

從藍白相間到墨綠色、紅十字塗裝的直升機機身,每當遇到颱風等天災,或是高山山難、海上船難的緊急狀況等,就會看到被民間譽為聞聲救苦、慈航天使的他們-俗稱海鷗部隊的空軍救護隊。

空軍救護隊慈航天使。(圖/軍聞社)

空軍救護隊的前身,可追溯到1950年6月成立、隸屬空軍第10大隊的直升機分隊。1952年12月,直升機分隊擴編為空軍救護隊。1954年7月,再擴編為空軍救護中隊。1983年8月,改編為空軍救護隊至今。

除了早期曾使用過PBY-5A、HU-16水陸兩用飛機外,空軍救護隊至今都是以直升機作為搜救主力。目前該隊配備擁有夜間搜救能力的S-76C-6直升機3架,同樣擁有夜間搜救能力,還具備醫療後送能量的EC225直升機3架,以及2018年起由陸軍撥交的14架UH-60M黑鷹式直升機。

不論是高海拔山區,還是台灣周邊、離島海域,都是空軍救護隊搜救守護的範圍,直升機上的飛行員、救護士常常需要面對最惡劣的天候、最危險的環境,將寶貴的生命拯救回來。

其實空軍救護隊最早成立的目的,是搜救空軍跳傘逃生或迫降地面的飛行員,如今則是與內政部空勤總隊分工合作,執行台灣的國內、周邊的國際救難任務。今年7月1日,是空軍救護隊成立70週年隊慶日子,未來將會繼續飛翔、守護國軍官兵及全體國人。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