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宏福苑大火樓宇結構恐損壞 專家:重建或比維修划算

分享:

香港大埔宏福苑部分大廈遭大火焚燒超過一天,外界關注樓宇日後是否適合繼續居住。多名專家對火災後的處置方式提出不同看法,從重建到維修各有主張。

香港宏福苑大火已造成94人死亡76人受傷。(圖/美聯社)

香港《文匯報》28日報導,資深電機及屋宇裝備工程師何永業指出,長時間高溫焚燒會令大廈混凝土鋼筋強度下降,對樓宇結構安全構成隱憂。他表示,不論是柱或梁都有鋼筋,當溫度升至攝氏550度至600度時,鋼筋的強度會下降,原先設計的承載能力也會隨之下降。

何永業進一步說明,除了大廈結構安全,也損壞升降機、電力供應系統、消防及供水系統等設備。他認為這些機電系統受影響程度很深,基本上不能再用,需要屋宇裝備工程師拆走舊的設備再重新鋪設新的,單是電梯也需時6個月至8個月。在考慮時間及價錢因素下,他認為重建或比維修更合乎成本效益。

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陳澤斌接受訪問時表示,對香港的建築結構有信心。他指出,即使整場大火持續多個小時,但從現場影片所見,外牆棚架局部地區性的燃燒時間較短,反而個別單位內的燃燒時間較長,估計主要是天花板及地板等受損程度較嚴重,大廈整體結構未至於嚴重受損至需要全棟拆除重建。

香港宏福苑大火已造成94人死亡76人受傷。(圖/美聯社)

註冊結構工程師倪學仁認為,無需過分擔心大廈的整體結構安全問題。他解釋,大火對樓宇結構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溫度及燃燒時間,一般而言,住宅大廈鋼筋會有厚約15毫米至25毫米的混凝土保護層以提供不少於一小時的防火時效作用。若火場溫度未超過攝氏800度,即使燃燒時間較長,對混凝土及鋼筋結構的影響依然輕微。

倪學仁直言,屋苑修復路漫長,外牆需搭建棚架才可進行詳細勘察,預料單是提交火災後大廈的結構評估及建議修復方案供獨立審裁組批核,亦需時至少半年。由於涉及的樓宇棟數及樓層較多,復修時間及費用現階段難以估算,需視乎個別單位及公眾設施的破壞情況以作評估。

截至28日早上6時,香港宏福苑大火已造成94人死亡,當中一名死者為消防員;傷者76人,包括11名消防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7日晚間9時,各界合作向受災居民捐款逾10億元港元(約40億元新台幣)。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