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北海港接收受西方國家制裁的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的液化天然氣,令俄羅斯能規避制裁。

美國日前宣布對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Rosneft)與「路克石油」(Lukoil)實施新制裁。《華爾街日報》26日的報導指出,要知道對俄油制裁的成效如何,可以看看此前被西方國家制裁的俄羅斯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Arctic LNG 2)計畫。
報導表示,美國拜登政府透過多輪制裁行動,嚴重削弱了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設施周圍的物流、航運和融資生態系統。但據船舶追蹤數據顯示,自今年8月以來,有11艘油輪運出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的液化天然氣,其中一個接收站是大陸北海港。
報導表示,上週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俄羅斯石油」與「路克石油」實施制裁的同一天,一艘長度接近3個足球場的油輪停靠在大陸北海港,船上裝載著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的液化天然氣。
數據供應商Argus的分析師表示,北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營運商是國有企業「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該公司主要在大陸持有資產,暴露於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體系的程度有限,這使北海港及其擁有者不太容易受到美國二次制裁的風險。
報導又表示,為了避免被美國二次制裁,自從北海港開始接收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後,再沒有其他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停靠北海港。
報導表示,美國迄今沒有對北海港相關設施實施制裁,但英國日前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中,包括「國家管網集團北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當時大陸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表示,英方有關制裁是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主義行徑,損害大陸企業正當權益,已向英方嚴正交涉。

報導表示,大陸也為北極液化天然氣2號計畫提供了渦輪機等俄羅斯無法從西方獲得的零部件。根據諮詢公司睿諮得能源(Rystad Energy)的分析師表示,為了運輸天然氣,俄羅斯從其他地點重新部署油輪,並使用一些舊船,包括影子船隊,這些船隊依賴不透明的所有權和空殼公司,令外界難以辨識。(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