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日前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共4100億元,來因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針對國土安全韌性部分,海委會主委管碧玲今(3)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說明預算時一度哽咽,她期盼立院能全力支持海巡現代化能力的強化。

管碧玲表示,台灣持續面對大陸軍事威脅,整體海域情勢逐漸升溫,海洋委員會須應處國安、治安、平安多元挑戰,尤其大陸灰色行動襲擾,不斷試探台灣防衛能量及潛在破口,她將積極爭取《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納入295億餘元預算,以全力支持海巡現代化與整體能力強化。
管碧玲提到,近1年來,大陸持續加大威脅力度,於台海舉行多達4次軍演,採取長期、系統性、複合型灰色襲擾活動,海巡署裝備已無法因應海域情勢迅速變化,致守護海疆仍有「立體化監偵不足」與「夜間監控不足」等缺口,另水面及水下無人載具能量亦亟待建置,尤須積極爭取特別條例預算,以採取「強健偵蒐、及時應處、優化後勤」對策,達成「海空一體,精銳海巡」目標。
管碧玲指出,立法院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明(115)年起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源分配,而提升國土安全韌性需要充足預算,海洋委員會規劃於114-116年期間推動「海空一體、海域調查、海巡韌性」建案,以在全國海岸完善建置熱顯像儀系統等設施,改善夜間肉眼守護國土窘境,並納入水、空偵蒐能力,讓海巡署守護海疆能力蛻變、立體化,妥適應對複合型多元威脅。
管碧玲強調,政府提出特別條例並編列特別預算,是顯示國家的決心,更是對台灣人民的保證,政府要的不是對抗,而是穩定,未來將落實「我們看見威脅,也必須準備好面對威脅的韌性」,讓海洋不只是疆界,更是台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