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雙方就關稅協商進行後續談判之際,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金正官於13日在紐約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會面,試圖為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尋求突破。

美韓兩國於今年7月30日達成關稅協議,美方同意將對韓國的關稅稅率從25%降至15%,作為交換條件,韓方承諾提供總額3500億美元(約10兆6,240萬元新台幣)的對美投資。然而,在具體執行細節上,雙方仍存在分歧。
韓國總統府政策企劃室長金容範9日在一場討論會上表示,由於韓國與日本在外匯儲備規模上存在差異,且韓元並非基礎貨幣,投資結構的設計存在諸多問題。他指出,目前談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原因在於外匯市場可能受到的衝擊。
然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態度強硬,他在一次受訪時提到日本已簽署對美貿易協議文件,並明確表示「不會有任何彈性。韓國要嘛接受協議,要嘛支付關稅。」他還特別提到日本投資5500億美元(約16兆6,949萬元新台幣)的收益分配方案,暗示韓美協議也應採用類似條件。
對此,韓國總統府回應表示,「政府將以國家利益為最優先考量進行協商」。韓國總統李在明11日在就職百日記者會上也強調,「絕不會做出損害韓國國家利益的決定,也不會進行任何超出合理性和公平性的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