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施工困境!馬太鞍溪便道提前5天通車 下午3點恢復通行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於9月23日潰堤,造成台9線馬太鞍溪橋遭沖毀,導致當地交通中斷,民眾需改道花46線箭瑛大橋、193線及台11甲線,使原本500公尺的路程延長至20公里。交通部公路局全力搶修下,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於10月10日下午3時順利提前通車。

台9線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於10月10日下午3時順利通車。(圖/公路局提供)

公路局表示,在交通部及行政院前進協調所各級長官要求下,工程團隊克服河川水位、水量不斷變動的施工環境,完成多次水路改道及三道涵管埋設工程。便道通車時程較原定10月15日大幅提前,對災區後續復建工作將有顯著助益。

為確保行車安全,涵管便道採南下、北上分離方式設置,且限制單向通行。河中涵管便道寬度6公尺,南下線位於原橋上游約240公尺處,北上線則在原橋下游約35至90公尺處。目前限制5噸以下小型車通行,速限30公里。

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路線及指引牌面。(圖/公路局提供)

公路局指出,便道設有完整監控系統,包括中央氣象署雨量站、雷達回波強度監測,以及設置於便道及上游2公里處的水位計,可即時掌握水位變化。同時在南北兩端堤頂設置CCTV監視系統,24小時派駐警戒人力監控上游降雨與河川水位變化。

台9線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於10月10日下午3時順利通車。(圖/公路局提供)

後續工程規劃分為兩階段,第二階段鋼便橋將於10月15日開工,預計2026年1月底前完工。長期重建計畫目標是於2026年底前完成北上線永久橋梁供雙向通行,整體工程預計2027年完工。

公路局提醒,便道遇上游降雨或水位上升達預警值時,將實施預警性封閉。用路人可透過路側CMS、幸福公路APP、警廣、電視及平面媒體獲取即時路況資訊,建議提前規劃行程因應。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