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藥局數量已突破1萬家,超越便利商店的分店數量,民眾在社區巷口幾乎都能找到藥局解決輕微健康問題。隨著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5人就有1人年滿65歲,社區藥局正轉型為多元健康照顧站,除提供傳統藥事服務外,更擴展至慢性病管理與健康促進活動,成為銀髮照護的重要力量。

中華亞健康協會常務理事吳天誠表示,慢性病與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社區藥局將持續整合健康管理資源,成為多元健康照顧站,除了藥物諮詢,還提供慢性病管理及健康促進活動。這項轉型有助於建構更完整的社區健康照護網絡。
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尹岱智形容社區藥局就是「社區的好鄰居」,他率先領軍600位藥師,從社區健康公益起跑,推進居民自我健康管理。尹岱智指出,藥師除了原有的藥事照顧與用藥安全執業與教育外,還可提供更多公共衛生、預防保健及健康促進的照護服務。
尹岱智帶領公會積極與台北市衛生局和相關團體合作,推動包括癌症篩檢、戒菸防毒、失智症教育等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即時的健康照顧。在高齡化社會趨勢下,藥局逐漸跳脫傳統模式,連結長照服務,為銀髮族開創新服務與商業模式。
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林憶君表示,她上任後設定三大方向目標,包括提升藥師專業價值、保障藥師權益及改善職業環境,並強化教育與國際交流。林憶君指出,衛福部食藥署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已攜手建置「藥品供應監測系統」,目前溝通管道順暢。

然而,林憶君也提到缺藥問題背後有健保藥價過低的隱憂,例如部分藥品的製造成本已高於健保給付價格,導致廠商選擇退出台灣市場。全聯會將協助民眾接受學名藥,並在用藥安全上擔任專業照護角色。
林憶君強調,將積極發揮藥師力量,團結全國藥師,以「藥師專業領航、藥界權益保障、健康永續發展」為核心方向。同時,她也呼應中華亞健康協會與台北市藥師公會的合作,啟動串聯資源,推動全民健康,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亞健康觀念,並從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