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台積電生產的晶片疑遭華為導入作為人工智慧(AI)伺服器晶片,違反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因此恐遭美國政府罰款逾10億美元(約為新台幣331億元)。

事件起源於加拿大科技研究公司TechInsights去年的調查,該公司拆解華為AI伺服器晶片「昇騰910B」後,發現其內部使用台積電製造的晶片,便隨即向美國政府通報此事。
其後,美國司法部便著手調查台積電向華為供貨的可能性,主要聚焦於台積電與中國晶片設計公司算能科技(Sophgo)的代工生產活動。由於該公司所生產的晶片最終被用於華為的昇騰910B內,台積電自去年11月起,停止向算能科技供貨,美國商務部則於今年1月將算能科技納入貿易制裁名單。
依據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由於台積電的晶片生產過程採用美國技術,因此須遵守美國規範,不得替華為或其他受到美國制裁的中國公司生產高階晶片。倘若台積電生產的晶片落入華為之手,又未向美商務部申請豁免,便可能違反出口管制規則。
根據相關法規,違規交易的罰款最高可達該交易金額的兩倍,台積電恐因此遭罰款逾10億美元;消息人士稱,美國商務部考慮對台積電作出更高額處罰。
美國商務部目前尚未對台積電採取公開行動,按照常規,當局會向涉嫌違規的公司發出「提議指控信」(Proposed Charging Letter),列出涉嫌違規的時間、金額及罰款公式,並給予30天的回應時間。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拒絕對此事發表評論。台積電發言人則表示,公司一直致力於遵守美國法律,並且自2020年9月中以後,便未再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目前正在配合調查。(工商時報)
【更多工商時報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