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搬家15次! 加國夫妻:台灣是「最能存錢地方」

分享: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的低薪和通膨問題,多年來被人詬病,但一對加拿大夫妻表示,25年間他們搬家15次,而台灣是最能存錢的地方,是亞洲少數生活成本低和薪資相對較高的地方,對他們的財務狀況最友善。

台北市景圖。(圖/Pixabay)

據商業內幕報導,馬丁(Becky Martin)和丈夫克施密特(Craig Schmidt)表示,25年他們在加拿大和台灣搬家15次,2000年他們在伯靈頓工作,夫妻深陷學貸債務,而他們努力存錢,一位大學老室友建議,他們可以搬來台灣。

馬丁指出,他們邁出了一步,一年就還了約3萬美元(約新台幣97.3萬元)的合併債務,2年後,他們又回加拿大,但20年後,他們才發現多次搬家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失。據悉,馬丁是一名兒少工作者,施密特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他們在台灣時都當英語老師。

馬丁解釋,夫妻要一直重新存錢,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要承受航班成本、搬家費、簽證和房租等。2004年他們在台灣待2年,搬了3次家又回加拿大,因為希望回歸各自的事業。

2009年,夫妻倆又回台灣,馬丁表示,加拿大沒有適合居住的「好地方」,物價很貴,唯一便宜的地方是遙遠的北部地區。馬丁分享,台灣生活成本低、薪資相對較高,是亞洲少數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地方之一。

馬丁表示,日本、韓國、新加坡和大陸大城市,居住成本都很高,賺多付出的代價也更高,如果選菲律賓、泰國、越南等,生活成本低但工資也很低。

不過,馬丁也說,語言障礙是在台灣生活的主要缺點,中文是一門非常難學的語言。這次,他們在台灣待了7年多,搬過2次家,他們最終發現,自己缺乏家人和朋友。馬丁說,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搬家,夫妻也對彼此更了解,婚姻關係也更穩固。(CTWANT)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