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吃花生過敏」竟呼吸困難三次就醫!醫:對花生、堅果過敏人數越來越多

分享:

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幼兒園男童對花生過敏,曾連續三次就醫,呼吸困難且聲音沙啞、腹痛等症狀。醫師提醒,食用到過敏原而產生全身性過敏反應時,最好立即就醫,不要自行在家觀察以免症狀加劇。

一名幼兒園男童對花生過敏,曾連續三次就醫,出現呼吸困難且聲音沙啞等症狀。(示意圖/pixabay)

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今(29)日表示,為加強揭露食品過敏原的標示資訊,保障過敏體質消費者飲食安全,食藥署訂定「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市售包裝產品含有甲殼類、芒果、花生、牛奶/羊奶、蛋、堅果類、芝麻、含麩質之穀物、大豆、魚類等及其製品,以及使用亞硫酸鹽類等終產品其二氧化硫殘留量每公斤10毫克以上者,均須在產品的容器或外包裝上,顯著標示含有致過敏性內容物名稱之相關醒語資訊。違者可依食安法開罰新台幣3萬元至300萬元。且標示字眼大小須至少0.2公分。

林口長庚醫院日前針對逾萬人進行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結果顯示國小學童過敏排行榜前三名為:有殼海鮮、花生、雞蛋;國中學生及成人前三名則為:有殼海鮮、魚、花生。

台灣食物過敏盛行率上升中,食物過敏大調查。(圖/長庚醫院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日前針對逾萬人進行台灣食物過敏大調查。(圖/食藥署提供)

過去認為只有在國外出生長大者才會對花生、堅果較易嚴重過敏,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溼科主任蘇冠文表示,台灣越來越多本土、沒出過國的孩子對花生過敏,原因尚不明確。

牛奶與雞蛋的過敏反應會隨著年齡降低,有二分之一的過敏者在5至7歲後會產生耐受性,食用後產生過敏症狀的機會減少;不過,帶殼類海鮮及花生過敏者則比較會終身存在過敏反應,僅約五分之一的花生過敏者會產生耐受性。

 ID-4667327
全世界的過敏發生率都在上升、約增加2到5倍。(圖/食藥署提供)

蘇冠文提到,全世界的過敏發生率都在上升、約增加2到5倍。目前全世界都在研究,為何全球的過敏人口在增加,雖然還沒有公認的答案,但已認為與基因無關,主要跟環境正在改變有關聯。

婦女懷孕時是否避免或少吃哪些東西嬰幼兒就不會過敏?蘇冠文建議,懷孕時只要沒有過敏的食物都可以吃,避免餵母奶期間自己營養不夠,如果餵母乳期間小朋友出現過敏,需透過醫療判斷,避免造成過敏的食物。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