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加甜辣醬「鈉含量」超標!營養師教蔬果酸辣醬 3粽點健康吃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民眾期待的端午節終於到來了,連假期間民眾難免吃粽應景,各家飯店、餐廳推出許多五花八門、口味繁多的粽子,粽子本身熱量就很高,若再搭配甜辣醬、辣椒醬等沾醬食用,其實鈉含量不容小覷,加上一般市售粽子熱量較高,如果將粽子當一餐來吃,蔬菜攝取量會不足,民眾應避免吃太多肉粽。趙函穎營養師建議民眾可以用蔬果製作醬料,平均1湯匙鈉含量約甜辣醬等醬料的十分之一,健康又少負擔。

北市衛生局請營養師分享粽子健康飲食及自製食材選購3技巧,並開發出端午粽子可搭配使用的「蔬果酸辣醬」,現今國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端午連假在家不妨下廚製作料理,讓自己吃得更健康。

一、簡單易做醬樣沾
粽子沾上醬料食用可增添不同風味,但無形中可能增加健康負擔,一不小心鈉的攝取量就可能超標,市面上常見的沾醬如甜辣醬、辣椒醬、醬油膏、蕃茄醬等,平均1湯匙鈉含量約300-700毫克,建議民眾運用牛蕃茄、檸檬、蘋果、蒜頭、辣椒等天然食材製作「蔬果甜辣醬」,平均1湯匙約32毫克鈉,風味獨特又對味。

二、適量攝取均衡配
粽子的大小會讓熱量有所差異,烹調作法也會造成影響。北部粽是將糯米先以油炒過再包入配料故熱量較高,而南部粽為整顆水煮熱量較低,市售粽子每顆約100-150公克,熱量約400-600大卡,吃一顆等同吃下1.5-2碗白飯,因此建議1天以1顆為限。因粽子多為高熱量、低膳食纖維,建議可搭配當季蔬菜和水果,如蛤蠣絲瓜、涼拌竹筍或竹筍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健康食材聰明選
包粽子時粽葉建議選擇無破損、乾燥,清香無刺鼻味,並以冷水浸泡半天後用布或海綿擦拭乾淨再使用;除了糯米外也可選用全榖雜糧取代糯米,可從中攝取到膳食纖維、植化素及維生素等。而粽子配料中醃製的蘿蔔乾,因為鈉含量較高,可改用香菇及其他新鮮菇類或木耳等食材替代;鹹蛋黃可用鵪鶉蛋取代,減少納的含量同時不失美味又健康。

營養師趙函穎則提出大「粽」點,分別是「細嚼慢嚥」「補充水份」以及「搭配高營養價值的蔬果」。每吃一口粽子盡量咬20下,來促進消化酵素分泌,進而改善消化;盡量選小顆棕,熱量及那含料才不會超標,餐後記得多補充水份以利代謝;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時建議搭配兩份拳頭大的高營養價值的蔬菜水果如奇異果,來緩解脹氣、分解蛋白質、幫助新陳代謝。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