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稱月薪31K為低薪 李彥秀示警:要小心「定錨效應」

分享:
0:00
volume_up

勞動部長何佩珊昨(17)日在立法院表示,參考經合組織(OECD)定義,在台灣月薪低於3.1萬元就屬低薪勞工。勞動部也推估,台灣的勞工中,月薪低於3.1萬元的約120餘萬人。對此,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低薪已經成為國家之恥、社會之憂、勞工之苦、青年之痛,更是企業之疾。而長期的低薪結構,也可能延緩產業的升級進步,她更示警必須特別小心「定錨效應」,低薪線恐成為勞工,特別是社會新鮮人起薪的標準,或是天花板。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圖/李彥秀辦公室提供)

李彥秀指出,勞動部根據OECD定義,薪資低於總薪資中位數3分之2就屬於低薪,換算成台幣,台灣的「低薪線」是3萬1000元,而根據推估,目前有120萬勞工薪資處於「低薪線」以下。

李彥秀認為,低薪問題與基本薪資的本質與意義不同,「基本薪資」著重「每月生活所必需數額(必要生活費用)」的關係,也就是說,勞工的基本生活所需,能否從勞動上獲得滿足;而「低薪問題」,則更重視「勞工與雇主」、「國家與產業」間的關係,也就是企業的獲利勞工是否能共享。

勞動部長何佩珊。(資料照)

李彥秀分析,台灣職場長期的低薪結構,也可能會延緩產業的升級進步。2021年台灣受僱人員報酬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為43%,已創下歷史新低,但同時間美國53.5%、日本53.2%、韓國46.7%,代表台灣企業未合理的非配盈餘給員工。

李彥秀進一步指出,就產業別而言,勞力密集的住宿及餐飲業,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重為62.5%,但是電子零組件業僅為37.1%,因此政府必須拿出更多的政策工具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而不是「肥了老闆,瘦了員工」,雖然政府從2016年就推出「中小企業加薪抵稅條款」,但成效始終不彰,一年僅千家企業申請。

李彥秀進一步指出,台灣除了低薪,「貧富差距」與「薪資差距」才是社會公平正義最大的隱憂,台灣貧富差距高達66.9倍,高低薪資差距高達4.12倍,更有將近7成勞工領不到平均薪資,「薪資結構扭曲惡化」、「中產階級持續萎縮」、「極端高薪比例擴大」,背後代表的可能是台灣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李彥秀表示,台灣整體經濟因為晶圓代工與AI產業迅速擴張而有不錯的表現,但是綠肥紅瘦,其他包括傳統產業與服務業都面臨成長動能不足與薪資成長停滯的困境,再加上低碳轉型的綠色經濟成本。中小企業家數占台灣總體98%,雇用勞工比例也高達80%,政府有責任、更有義務,加大協助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在職勞工的增能,縮短產學落差,才能根本解決台灣低薪問題,提升國家整體經濟競爭力。

李彥秀最後強調,政府提出「低薪」標準,原本目的是提升薪資結構以及產業升級,但是必須特別小心「定錨效應」,也就是每月總薪資3萬1千元,反而成為勞工,特別是社會新鮮人起薪的標準,或是「天花板」。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