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獨有RF-5E型偵察機 虎瞰長空30年

分享:

今(4)日上午在花蓮空軍基地正式除役的RF-5E型偵察機,是現役RF-16型偵察機服役前,空軍唯一的空中偵照主力機種,也是全世界獨有的偵察機構型,可執行中、低空的偵照任務。

RF-5E偵察機,注意該機裝的是訓練用機鼻,沒有偵照窗口及相機。(圖/宋玉寧攝)
RF-5E偵察機,注意該機裝的是訓練用機鼻,沒有偵照窗口及相機。(圖/宋玉寧攝)

空軍1990年代末期為了因應原有的RF-104G型偵察機即將除役,而攜掛AN/VDS-5型偵照莢艙的RF-16型偵察機尚未成軍,因此決定將部分現役的F-5E型中正號單座戰機改裝為戰術偵察機,不過並未採用美國諾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原廠RF-5E型虎眼式(Tigereye)偵察機的設計,也沒有交給我國漢翔公司負責,而是由新加坡科技集團航太公司(STA)進行改裝工程。

空軍在代號「虎瞰計畫」下,於1996年將5315~5318、5321、5323、5324號,共7架飛行時數較少的F-5E型戰機運往新加坡,改裝為RF-5E型偵察機,另有1架F-5E送給星國充抵改裝費用。

RF-5E配備的KS-87E前視相機(圖左)、KA-95C低高度相機。(圖/宋玉寧攝)
RF-5E配備的KS-87E前視相機(圖左)、KA-95C低高度相機。(圖/宋玉寧攝)

RF-5E型取消原本F-5E型機鼻內的AN/APQ-159型空用雷達、2具AN/ALR-46型雷達警告接收器,並拆除機首右側的1門M39A2型20公厘機砲,再換裝加長50公分的機鼻整流罩,機鼻及兩側共配置5個前向、側向偵照窗口,內部則裝有KS-87E型前視相機、KA-95C型低高度相機、Type 900B型中高度相機,以及RS-710E型紅外線偵照相機。此外,座艙的儀表板下方也加裝1具TV-VF顯示器。

雖然機首經過改裝,但RF-5E型偵察機仍保有基本自衛及外掛武器能量,包括機首仍保留的1門M39A2型機砲,兩邊翼端也可各掛載1枚紅外線導引的AIM-9型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RF-5E配備的Type 900B中高度相機(圖左)、RS-710E紅外線相機。(圖/宋玉寧攝)
RF-5E配備的Type 900B中高度相機(圖左)、RS-710E紅外線相機。(圖/宋玉寧攝)

RF-5E型偵察機自1997年9月起陸續交機,機號也重編為5501~5507號,先由當時駐防桃園空軍基地(今已裁撤)的第401聯隊第12偵察機隊接收。1998年7月1日桃園基地指揮部下轄的第8大隊重新成立第4「紅狐」中隊,RF-5E型改配屬該中隊,1999年最後1架交機。

在移防花蓮空軍基地的第401聯隊第12偵察機隊,完成換裝RF-16型偵察機後,隨著桃指部裁撤,第4中隊也裁撤,RF-5E型偵察機便移交第12隊,並改編為下轄的分隊,不過在RF-5E型機首兩側保留「紅狐」隊徽。

第12隊3架RF-5E(圖中)、2架F-5F滑回除役典禮會場前。(圖/宋玉寧攝)
第12隊3架RF-5E(圖中)、2架F-5F滑回除役典禮會場前。(圖/宋玉寧攝)

空軍的RF-5E型偵察機在服役近30年期間,曾發生過2次意外。2003年10月12日,5502號機由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起飛,在新竹外海失事,機上的飛官李慶熙(他也出席今天的除役典禮)安全彈射跳傘逃生。2011年9月13日,5506號機與F-5F型彩繪機(5401號)由花蓮空軍基地起飛進行夜航訓練,不幸在東澳雷達站附近失事撞山,機上3名飛官殉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