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濕熱,許多民眾在梅雨季節或夏季時,手指容易出現外型如「西米露」般的小水泡,不僅發紅且奇癢無比,林欣瑩醫師說明,這種症狀稱為「汗皰疹」是體內風濕無法順利排出所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林欣瑩表示,汗皰疹屬於濕疹的一種,是一種過敏性局部皮膚炎,好發於手掌、腳掌側面,或是手指、腳趾側面。在急性發作期間,患部會出現劇烈搔癢感,並伴隨群聚性小水泡。從中醫角度來看,這與內在濕性、濕熱體質有關,再加上外來風濕等邪氣相合,鬱悶在肌膚表面而形成。
林欣瑩解釋,造成體內風濕熱邪累積的原因,主要來自日常生活習慣。許多民眾每天飲用冷飲,過量食用生冷瓜果,容易損害脾胃機能,導致濕邪滯留體內。

另外,若再加上攝取過多烤炸類、油膩、甜膩食物或菸酒,使得「濕」與「熱」合而為一,形成濕熱體質。此外,壓力過大、熬夜等因素也會使身體氣機不順暢,造成濕熱難以排出。
針對汗皰疹的改善,林欣瑩建議可從飲食、作息、運動及保養四個面向著手。在飲食方面,應減少冰飲、生冷瓜果及刺激性食物的攝取;作息應保持規律,確保充足睡眠;維持規律運動習慣有助促進排汗、排毒;同時也要注意手腳部位的保養,保持乾燥涼爽,避免過度接觸水分或刺激性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