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伯定期回診、按時服藥!「過年吃太好」頭暈頭痛仍中風

分享:
0:00
volume_up

一名70歲阿伯過年和家人團聚,大魚大肉且有飲酒,雖有按時服藥、定期回診控制三高,每週至少兩次在住家附近埤塘散步,不過,天氣變涼、吃得好一點,出門運動覺得頭暈、頭痛,家人勸他就醫,竟意外發現中風了。

一名70歲阿伯天氣變涼、出門運動覺得頭暈、頭痛,就醫竟意外發現中風了。此圖非為當事人。(示意圖/資料庫)

衛生福利立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醫師王韋翔表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中風發生前的前兆症狀,其特徵在於持續時間短、多數症狀會在一小時內消失,症狀分為以下五大項:

  • 手腳或臉部突然發麻或無力,尤其是身體的單側。
  • 突然感到困惑,口齒不清,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 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
暫時性腦缺血是中風發生前的前兆症狀,症狀包含單眼或雙眼視力突然模糊。(示意圖/Pixabay)
  • 突然舉步困難,覺得昏眩,失去平衡或協調。
  • 突然不明原因的頭痛欲裂。

整合病房護理師生慧紋提醒,搶救中風黃金期三步驟,包括辨識症狀:「臨」時手腳軟抬高雙手平舉,觀察單手是否會無力垂下來;「微」笑困難,觀察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講話「不」清楚,觀察是否清晰完整;以及別慌「亂」,當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迅速就醫。

關於治療,生慧紋提到,靜脈血栓溶解劑是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最佳藥物,必須在發生的4.5小時內進行施打,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幾乎可以完全恢復。而機械取栓治療,要在24小時內經由動脈導管使用特殊機械將血栓取出以打通血管,屬於較複雜的治療,需經由相關的影像檢查後,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執行,因需更多準備時間及人力,爭取時間盡早就醫非常重要。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