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腸胃不適的情況變得更常見,通常上完廁所能透過觀察排泄物,最直接反映出身體現況。日本藥膳護理師惠子指出,40歲以後腸胃問題變多,排泄物就能觀察出問題,但廁所安裝黃燈、使用芳香劑或有大量泡沫的清潔劑,都可能意外掩蓋健康警訊。

日本藥膳護理師惠子近日在網站《サンキュ!》發表文章表示,一般人邁入40歲之後,腸胃疾病和身體不適症狀會開始變多,若未及早發現恐怕釀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因此透過觀察日常排泄物,能有效幫助人們及早發現疾病徵兆,守護自身健康。
惠子指出,無論是尿液或糞便等排泄物,有異常顏色或氣味,皆及時能反映出身體現況,因此如廁環境就變得格外重要。除了上完廁所觀察,發現有異常也能用手機拍照,方便在就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能有助於正確診斷。

不僅如此,惠子建議民眾家中廁所的馬桶有「自動沖水」功能的話,雖然很便利,但可能使人錯過觀察排泄物的機會,若身體有異狀的期間,可以關閉此功能方便觀察排泄物。
惠子也進一步提醒,廁所不要安裝黃光的燈泡,因為暖橘色的燈可能會導致尿液顏色誤判,尤其肝病患者的尿液偏橘,可以改成使用明亮的白光燈泡。另外清潔劑選擇上可避免產生大量泡沫的,掩蓋水面就難以清楚觀察排泄物;及廁所盡量不放置香味過於濃烈的芳香劑,太香的味道也會蓋過有異味的排泄物。(CTWANT)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廁所3物品恐掩蓋健康警訊 日專家示警:40歲後問題變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