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文告中首次提到要打造「台灣之盾」(T-Dome),目標是建立一個高攔截率的防空系統。前國防部視察官盧德允分析此提案時指出,儘管許多人對此表示支持,認為台灣似乎獲得了強大的防護,覺得台灣好像有了「金鐘罩鐵布衫」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樂觀。

盧德允24日在廣播節目《世界一把抓》分析「台灣之盾(T-Dome)」提到,以色列的防禦系統,如「鐵穹」,是專門用來對抗哈瑪斯及其他敵對勢力的火箭攻擊,而美國則計劃發展名為「金穹」的新型飛彈防禦系統。
他強調,當賴清德提及「台灣之盾」時,許多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對抗中國大陸的各種武器,但這樣的防禦措施是否真的有效,仍然值得懷疑。
盧德允進一步分析,無論是俄烏戰爭還是以色列與伊朗的對抗,攻擊方通常能夠發射大量飛彈和無人機,即使以色列擁有多層次的防禦系統,依然無法完全避免損失。
盧德允警告,任何防禦系統都有其極限,當敵人的攻擊數量超過防禦能力時,防禦效果將會顯著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