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以滴酒不沾聞名,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這項生活習慣確實有其道理。廖志穎醫師指出,研究發現每日飲用一杯酒,就會使乳癌風險提高13.1%,且酒精的代謝物乙醛更是一種致癌因子。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醫師廖志穎在其臉書粉專與部落格中分享,許多病患詢問是否能以飲酒助眠,他強調,尤其在癌症治療期間更應避免飲酒,因為這不僅會增加治療副作用,還可能提高細胞癌變機率。研究數據顯示,每週飲用一杯酒會使乳癌風險提升11.3%,若每日飲用兩杯,風險更會上升至15.3%。
廖志穎進一步解釋酒精致癌的主要原因。首先,酒精中的乙醇在人體內會分解成乙醛,這種致癌物質可能導致DNA損傷。其次,酒精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A、B群、C、D、E與類胡蘿蔔素的吸收,同時增加體內發炎反應。

更值得關注的是,酒精會改變體內荷爾蒙平衡,特別是提高雌激素等與乳癌相關的荷爾蒙濃度,進而增加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的風險。此外,酒精具有溶解其他致癌物質的特性,例如香菸中的有害成分,使這些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廖志穎也提到,酒精屬於空熱量飲品,只提供熱量卻無營養價值。過度攝取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而肥胖本身就是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除了乳癌外,飲酒也會提高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及大腸直腸癌等多種癌症的罹患風險。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