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高齡孕婦比例上升,高危險妊娠案例逐年增加,其中以子癲前症最具隱匿性。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婦產部特別提醒,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及前置胎盤是常見的高危險妊娠相關疾病,孕婦應格外留意相關警訊。

桃園醫院產房護理師林茹萱表示,子癲前症多發生於懷孕20週後,最危險之處在於孕婦往往毫無明顯不適。她指出,當收縮壓超過140 mmHg或舒張壓超過90 mmHg時,就必須提高警覺,這可能影響肝臟與腎臟功能。此外,蛋白尿、嚴重頭痛、視力模糊、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都是需要立即就醫的警訊。
桃園醫院婦產部主任黃景瑩強調,面對妊娠高血壓、子癲前症或子癲症,最佳治療方式是依據母嬰狀況進行計畫性生產。她分享一位35歲高齡孕婦案例,該名孕婦原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且出現尿蛋白及下肢水腫症狀。在懷孕37週時,因胎兒體型偏大且整體風險提高,醫療團隊當機立斷進行緊急剖腹產,最終母子均安。

適逢2025年病人安全週將於9月17日至30日舉行,今年以「齊心共守‧產兒安康」為主題,部桃特別呼籲大眾重視孕產安全與兒童健康,從孕期開始建立病人安全的守護意識。期望每位準媽媽都能在專業照護下,安心迎接健康新生命。
另外,醫護團隊提醒,孕婦應保持穩定心情並確實執行定期產檢,尤其孕晚期每1至2週的檢查更為重要,一旦發現異常徵兆要立即就醫,以確保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