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TSMC)近日宣布計畫將下一代2奈米半導體製程晶圓的生產價格提升約50%,較前一代大幅上漲,此舉引發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MediaTek)等主要客戶的反彈。據報導,高通由於台積電對現有3奈米晶片代工服務的價格上漲,已經導致其獲利能力下降,正在考慮將部分生產分散至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韓媒《朝鮮日報》報導,問題更複雜的是,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Arizona)的晶圓廠在優化人力與設備方面遇到困難,導致生產成本高於台灣本土的廠區,進一步引發外界擔憂其與現有客戶在價格談判上發生衝突。分析師指出,這也可能為三星電子的代工部門創造機會,該部門正計畫在2奈米製程上反攻,以彌補其3奈米製程遭遇的挫折。
根據業界消息來源指出,截至16日,台積電最新尖端行動晶片半導體製程3奈米的價格上漲,預計將導致高通行動應用處理器(APs)價格上漲約16%。而全球最大行動晶片製造商聯發科,也可能因3奈米生產成本上升而調漲晶片價格約24%。這些價格上漲直接衝擊2家公司的獲利能力。
近期,高通執行長艾蒙(Cristiano Amon)對台積電的價格走勢發表了直接評論,他表示:「我們正在盡可能地考慮所有代工合作的選項」,同時對近期因大量生產18A製程而受矚目的英特爾(Intel)劃清界線,補充:「目前這不是選項。」
有鑑於全球目前只有台積電、三星電子與英特爾具備製造3奈米以下製程的能力,艾蒙的言論被解讀為三星可能成為第2合作夥伴的訊號。事實上,三星的代工部門目前已經在與台積電,競爭高通下一代驍龍(Snapdragon)行動應用處理器的訂單。

然而,台積電的價格策略可能將持續,尤其受到川普政府「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政策的壓力,台積電雖加速亞利桑那工廠的生產,但當地勞動力短缺以及生產優化困難仍是挑戰。
業界估計,即便是落後2個世代的4奈米製程,台積電美國廠的生產成本也比台灣高出至少30%。而對於需要昂貴設備以及更複雜生產步驟的2奈米製程,成本差距更可能擴大至50%,這削弱了台積電過往在生產成本效率上的競爭優勢。
相比之下,三星電子雖然同樣在德州泰勒(Taylor)建設代工廠,且美國生產成本預計將高於其華城與平澤的廠區。然而,三星通常被認為面臨較低的風險。1位熟悉三星的人士解釋:「與台積電不同,三星在德州已經營運代工廠超過20年,並與當地公司如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 Inc.)建立了合作體系。這使三星在設備、人力與生產優化的在地適應上具備優勢。」(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國中生遭撞飛5公尺送急診室 「駕駛肇逃」學生父沿途拜託求畫面
繳不出1.8萬學費無法辦休學!清寒生走上絕路 網揭最大問題
使用學術網路連不上Bilibili?學生哀號「其他都好好的」 教育部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