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堰塞湖常態警戒 憂1億立方公尺土砂恐成新威脅

分享: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現況,舊湖與13日形成的「堰塞湖3」雖維持穩定溢流,但舊湖溢流口左岸仍堆積近1億立方公尺土砂,若遇地震或豪雨恐成新的堰塞湖。

114年11月16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空拍畫面。(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下同)
114年11月16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空拍畫面。(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下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雖已解除紅色警戒,但潛在風險仍未消除。林保署花蓮分署最新監測數據指出,今天上午6時馬太鞍溪舊堰塞湖水位為1006.6公尺,湖區面積約8公頃、蓄水量約33萬立方公尺,僅為9月23日溢流前的0.37%。自潰決以來,水位已累計下降達132.4公尺,目前維持常態警戒中。

另一方面,13日凌晨2時53分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下游700公尺處右岸邊坡崩塌,形成壩高40公尺的「堰塞湖3」。該湖於13日下午1時30分開始溢流後,14日上午11時30分蓄水量約20萬立方公尺,截至今天上午6時監測,蓄水量已降至約15萬立方公尺,與15日相較無明顯變化,目前持續自然溢流。

花蓮分署分析,若以極端情境假設「堰塞湖3」在1小時內瞬間潰決,預計將產生約80cms的洪峰流量,可能導致下游大馬堤防河段(明利村)水位抬升約9公分,馬太鞍溪橋斷面水位則可能上升約11公分。

更值得關注的是,馬太鞍溪舊堰塞湖溢流口左岸仍堆積約1億立方公尺土砂。花蓮分署表示,自9月25日至今,堰塞湖僅有崩崖陡坡局部崩塌,尚無明顯整體邊坡滑動跡象,但未來若遭逢強震或豪雨,這些土砂仍有可能滑落至河道,形成新的堰塞湖。

林保署花蓮分署強調,將持續密切監控堰塞湖狀況及降水預報變化,如有異常狀況將立即通知下游施工單位,並依相關程序通報災害預警,確保民眾安全。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