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建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早上10點至下午4點,並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期望藉此改善學生睡眠品質,提升學習效率。該提案獲得萬人連署響應,引發各界討論。

專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充足的睡眠確實對學生至關重要,不僅影響身體健康,更與學習效率和記憶力密切相關。他形容睡眠就像是大腦的「充電時間」,若睡眠不足,大腦就如同塞滿資料的硬碟,無法有效運作,進而影響學習成效。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中學和高中的上課時間不應早於上午8點30分。然而,楊聰財指出,這樣的建議在實際執行上可能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家長通勤時間、課後活動安排及校車調度等問題。

楊聰財強調,每個人的生理時鐘和習慣不同,難以訂定放諸四海皆準的最佳讀書時間。他建議學生可採用「番茄鐘工作法」,將讀書時間分割為25分鐘的專注學習區段,搭配5分鐘的短暫休息,每完成四個循環後再進行15至30分鐘的長休息,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專注力,更可有效管理時間。
最後,楊聰財表示,延後上課時間的提議出發點良善,但找到適合個人的讀書節奏和生活習慣,並根據自身狀況做出調整,才是達到最佳學習效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