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不少人對於「處女膜(hymen)」總有迷思,認為「受損=有過性行為」,因此為了擺脫父權社會下「處女情結」的性別魔咒,立委林淑芬今(30)日呼籲衛福部應改以「中性名稱」,取代這些會讓女性產生社會壓力的名詞,同時也要教導孩子正確性教育並認識身體構造。對此,衛福部代表會中持贊同意見,表示其實可用「陰道瓣」、「產後排除物」等醫學詞彙,來改善社會歧視環境。
林淑芬今日上午與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舉行「打破處女膜假象,正名一起來」記者會,黃淑英坦言「處女膜」確實被社會連結到女性第一次性行為等意涵,若一直強化處女概念恐會傷害女性自尊心及人格,因此呼籲政府應正視這個議題,以適當中性名稱取代「處女膜」、「惡露」等名詞。
林淑芬認為,因社會強調年輕時的「處女價值」,導致年老後總被以「老處女」嘲笑,但女人不該承受這樣的壓力,不該繼續強化父權社會下的「處女情結」,因此必須從改變名稱開始。她同時舉例,瑞典性教育協會2015年曾推動將「處女膜」正名為「陰道冠」,因為「處女膜」並非一片「膜」,該樣的名詞會造成錯誤認知。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林姿吟說明,「處女膜」其實無生理或結構上功能,且並非像其名稱所言為一層「膜」,這是個原本就有缺口的組織,每個人的實際樣態皆不同,尤其「處女膜完整與否」和「是否為處女」根本沒關聯,女性平時受外界衝擊、使用衛生棉條、婦科檢查等,都有可能造成受損。
對此,林淑芬及台灣女人連線呼籲,衛福部應研議將其他適當名稱,進而取代「處女膜」、「惡露」等會讓女性產生社會壓力的名詞,接著再請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福部正名而順修,並於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同時也要教導孩子正確性教育並認識身體構造。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顏慶祥對此回應,相關單位會不定期召開性別平等審議小組,共同討論相關名詞使用是否合宜,由於「處女膜」等名詞涉及專業領域用詞修訂,後續要配合衛福部等專業單位進行討論,辭典上也會與時俱進並重新解釋,而目前已將「處女膜」一詞納入相關討論議程。
【更多中天快點TV報導】
▲海大師「5天跑2八大」 爽去卡拉OK+禮服店→連染5校園!學生都慘了
▲日本地震被講中!印度神童喊「4月會出事」7災難降臨 竟點名台灣:恐陷最糟狀況
▲只為報復上司!飛行員「故意關閉發動機」秒墜大西洋 217乘客慘淪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