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患口腔癌大怒 疑是口交被子宮頸癌妻傳染  醫生親揭原因

分享: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罹癌原因有許多,台灣婦產科醫生陳保仁就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某次看診經歷,一名男子因某天被診斷出確診口腔癌後,懷疑是與患有子宮頸癌的妻子口愛時被傳染。

男子懷疑是因與患有子宮頸癌妻子口愛後,才感染罹患口腔癌。(圖/photoAC)

對此,許多人也好奇口愛時真的會導致口腔癌發生嗎?陳保仁醫師表示,經仔細檢查及詢問後,陳保仁發現丈夫有抽煙習慣,偶然亦會嚼檳榔,而這些都是引致口腔癌的高危原因,於是揭露丈夫患癌的真正原因,不過,陳保仁也表示兩種不同的癌症的確可能有因果關係,過往有醫學文獻中指出,如果HIV病毒反覆刺激口部,會增加患上口腔癌、咽喉癌的風險。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資料表示,口腔癌為發生在口腔部位之惡性腫瘤的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口腔包括的部位有唇、頰黏膜(唇和臉頰的內襯)、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三分之二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硬顎)、牙齦以及臼齒後方的小區域,而在台灣地區口腔癌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

(圖/翻攝自衛福部國健署資料)

而口腔癌的危險因子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外,陽光照射、蛀牙、不當的假牙、不良的口腔衛生、長期營養不良等,都是導致罹癌的危險因子,另外,口腔癌通常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且以男性居多,其常見的有以下11種症狀:

  1. 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脹、硬塊、脫皮落屑、或是顏色改變。
  2. 嘴唇或口腔有長期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持續超過二週以上)。
  3. 口腔內或附近發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觸痛。
  4. 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
  5. 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或紅斑。
  6. 舌頭活動度受阻。
  7. 頸部有不明原因腫塊。
  8. 牙關緊閉,張口困難。
  9. 吞嚥或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
  10. 牙齦腫脹造成假牙固定不良或不適。
  11. 拔牙傷口持續不癒合。

最後,國健署也建議各位民眾,如果擔心是否罹癌,可以去做口腔黏膜檢查,而口腔黏膜檢查的目的,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並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同時透過篩檢醫師提供衛教服務,幫助受檢者戒除嚼檳榔與吸菸行為,減少日後再發生癌前病變與癌症的風險,但所有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當身體出現任何異狀時,請儘速就醫檢查。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