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屆「旺旺孝親獎」相關活動已展開,《中國時報》陸續邀明星們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談起亡父,郭子乾坦言唯一遺憾,就是沒陪他回大陸東北老家探親。

來自南投埔里的「模仿天王」郭子乾,父母都是老師,身為書香子弟,他沒有跟大3歲的哥哥一樣成為一個台大生、台積電高階主管,反而是在升學那年落榜,「媽媽本來要送我去教會學校,後來我用五專成績申請中國海專(現台北海大),還好哥哥成績好,好像找到替代品,我就可以義無反顧去做喜歡的事」。
郭子乾的父親離世近10年,母親則在2年前因糖尿病離開人世。他感慨回憶:「當時我總安慰媽媽,遺傳疾病雖難避免,但她的身體已經陪我們走過許多年了。」只是左腳逐漸發黑,最終細菌感染、不得不截肢;沒想到手術後心臟愈發虛弱,1周後竟撒手人寰。
他曾深深自責:「是不是我做錯決定了?」但轉念一想,對高齡的母親而言,未來的洗腎與治療或許才是真正的折磨。這2年,母親未曾入夢,但郭子乾總會在日常的某個瞬間,一直想起她,思念沒有因為她的離開而停止。

父母是頭號粉絲
回顧演藝之路,郭爸與郭媽是他最堅定的支持者,也是他永遠的頭號粉絲。18歲時,郭子乾遇見啟蒙恩師李國修,自此踏上表演之路。剛入行不久,媽媽從街坊鄰居口中得知兒子上了 電視,語氣直白地問:「你這長相,能紅多久?」
雖然這句話在外人耳裡聽起來很重,但郭子乾有不同解讀,就算沒有大紅大紫也沒關係,知足說:「人生的劇本不能偷看,到這個歲數回想起來,我覺得一切都很感恩,不管才藝是不是老天爺賞飯吃,現在走到這樣,還可以繼續留在演藝圈奮鬥。」
郭爸生前對兒子的支持從不保留,「只要是我演的,他都說第一名」,但遺憾的是,郭子乾始終未陪父親回老家一趟,「他自己去了幾次,回來時拿著照片分享,看起來也很滿足」,他記憶中,童年時父親牽著他抓蝴蝶的畫面永遠清晰,是父子之間最珍貴時光。
儘管哥哥一路優秀,郭子乾從未因此感到壓力,反而覺得幸福,「我走我的路,哥哥走他的路,從沒比較過」。這些年,兄弟倆攜手分擔父母的醫療費用,無論是經濟還是照顧,總是一人一半,「我們不太說出口,但心裡都惦記著」,他也常提醒哥哥注意健康,因為糖尿病具垂直遺傳風險,他更是堅持每天運動,做棒式運動可以維持7分鐘,可謂愈老愈勇。

摘金鐘父謂沖喜
2003年,郭子乾憑《2100全民亂講》 摘下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郭爸雖然在那年被驗出疑似肺水腫、肺部有陰影,以為他時日不多,結果過個年,醫生就照不到肺部陰影,「我爸爸就說,一定是我得獎幫他沖喜,我聽了好感動,如果是這樣,我當然願意,後來他又多活了10多年」。
郭子乾說,他是個非常幸運的人,有哥哥當靠山,有父母無條件的支持,如果有來生,他仍希望能當他們的孩子。雖然感性,平常卻不善表達,他並引用蔡康永的一句話抒發:「什麼是幸福?不是追求理想,而是懂得體會日常的美好。」面對每件事都真誠、始終如一,就是他的幸福來源。(文/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