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人參」老菜脯比晶片還難買!20年極品 身價飆破萬

分享: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不同於一般食物,有些食材經過歲月洗禮,反而更能帶來獨特風味。陳年菜脯享有「黑金」、「台灣黑人參」的美名,年份越久越貴,1斤可破萬元,有業者形容「比晶片還難買」。

陳年菜脯有「台灣黑人參」美名,20年以上的老菜脯因珍貴難得,價格奇高。(圖/記者高珞曦攝)

據了解,老菜脯由白蘿蔔經過繁複工序製成,以粗鹽不斷攪拌未去皮的白蘿蔔並壓水,等到去除水分再放進缸甕,木板壓住白蘿蔔再放大石頭增加壓力、加速脫水,5天後取出並日曬1天,以手觸摸為柔軟且不沾黏時,再換放到另1個缸甕裡密閉上蓋,靜置陰涼處1年後便完成。

農糧署介紹菜脯製作過程。(圖/翻攝自Facebook@鮮享農YA - 農糧署)

粗鹽在醃漬期間能抑制雜菌生長,「耐鹽性菌株」長期進行發酵反應,菜脯經過長時間脫水,會自然產生鹽巴結晶體,醃漬過程產生的水分也會使菜脯自然變色。菜脯靜置3年將變成褐色,15年為深褐色,若能再放置到20年或以上,菜脯則變成黑色模樣。存放期間還得注意濕度變化,如果環境太濕,就需要拿出去再曬,相當耗時,也讓10年以上的老菜脯常成為難得珍品。

遵循古法醃、壓、翻、曬4步驟製作的菜脯,歷經20年以上發酵,具有特殊風味和香氣。《CTWANT》報導引用菜脯製作工廠第4代老闆邱弘涵說法,因老菜脯產量稀少,要價不菲,20年以上的老菜脯更是珍貴,1斤要價可破萬元,堪稱「比晶片還難買」。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