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信託、以房養老貸款成效差 監察院點名金管會、衛福部改善

分享:

我國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且身心障礙者人數也逐年成長,其經濟安全問題殊值關注,監察院調查發現政府推動之金融機構辦理安養信託、以房養老貸款,成效尚待加強。要求金管會、衛福部研議相關改善措施。

 

針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鼓勵金融機構發展高齡化金融商品與服務已略有成效,惟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之涵蓋率疑偏低,又民營銀行疑缺乏推動意願」等情乙案,經監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聯席會議於本月(5)日通過監察委員蘇麗瓊、王榮璋提出調查報告,指出以房養老貸款因風險性等市場性因素,安養信託因觀念宣導等原因,主管機關又未能提出有效策略,除造成民營銀行辦理意願低落外,更造成政策成效不佳。且安養信託案件僅2%設置信託監察人,使受益人安養照顧、財產安全未能獲得更全面之保障。促請金管會及衛福部確實研處。另因高齡者、身心障礙者面對眾多且複雜之金融商品,要求該二機關研議建立金融商品公益諮詢平台,使其購置符合需求之金融商品,強化經濟安全保障。

監委蘇麗瓊、王榮璋表示,我國老年人口占比將於2025年超過2成,成為超高齡社會,並於2054年突破4成。且扶老比於2024年達27.8 ,預估2070年將達99.9。身心障礙者有近6成「生活需要協助」,而照顧者又以家人、看護、居家或社區照顧服務員為主,且其主要收入有7成以上來自「本人收入或家人提供」。顯示,青壯年及身心障礙者家庭之經濟負擔程度沉重。政府遂於104年間鼓勵金融機構辦理屬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經濟安全保障之安養信託,以及老年人之以房養老貸款業務,以降低爾後經濟負擔。惟按目前安養信託參與人數分析,身心障礙者逾123萬人,參與人數僅1萬餘人,老年人口已逾448萬人,參與人數18萬餘人。至於以房養老貸款,老年人持有房屋件數約為413萬戶,然累計件數亦僅8,000餘件,二項金融商品涵蓋率偏低,政策目標成效尚待加強。政府允宜加強宣導及推廣,並研議有效措施,以強化老年人及身心障礙者之財產管理與資產保全。

二位監委並指出,以房養老貸款及安養信託二項業務,泛公股銀行辦理之件數占全部件數均超過9成,以房養老貸款更高達99.3%,民營銀行推動意願明顯偏低。其中以房養老貸款業務,中央銀行及金融機構雖已提出建立信用保證制度等降低金融機構風險之建議。然因金管會與衛福部相互推諉。監委要求金管會應參考與借鏡國外以房養老貸款等相關機制,探究民營銀行辦理意願低落之原因,並與衛福部研議有效之策略,提升辦理意願。此外,調查報告亦要求金管會應深究民營銀行辦理安養信託意願低落之原因,研議強化措施。

調查報告亦指出身心障礙者或老年人,可能因退化、心智障礙等,造成認知及判斷能力減低等情形,使安養信託無法全面保障受益人。監委提醒安養信託之監察人可使受益人受到更全面、更符合其需求的照顧。然僅2%案件設置信託監察人。金管會及衛福部應加強宣導辦理安養信託時設置信託監察人,以強化受益人權益保障。

此外,二位監委也提及身心障礙者及老年人之金融商品,種類眾多、設計複雜,進入門檻高,若未能完整規劃,可能無法符合需求。監委認為政府若能協助提供完整規劃,將有助提升國人經濟安全保障。希望衛福部及金管會研議應否建立身心障礙者及老年人金融商品諮詢之公益平台,以使其購置符合需求之金融商品,強化經濟安全保障。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