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詐騙手法不斷翻新的當下,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防詐挑戰。根據信任科技服務商Gogolook(6902)旗下防詐APP「Whoscall」,攜手全球防詐聯盟GASA(Global Anti-Scam Alliance)及ScamAdviser共同發布的《2025亞洲詐騙調查報告:台灣篇》,高達72%的台灣民眾過去一年曾遭遇詐騙情境。

報告顯示,投資詐騙已成台灣最常見的詐騙類型,有72%的台灣民眾過去一年曾遭遇詐騙情境,其中13%曾因此蒙受金錢損失,受害族群以中高齡及金融敏感度較低者為主。
詐騙集團常透過Facebook等社群平台投放「專業感」十足的投資廣告,再引導用戶進入假投資群組,營造「穩賺不賠」假象,誘騙民眾上鉤。
其他常見詐騙類型還包括購物詐騙(60%)、冒名詐騙(60%)、愛情詐騙(56%),且多數人不只中招一次,顯示詐騙模式愈趨多元,並能針對人性弱點「量身訂做」。
在AI技術快速發展下,詐騙手法正朝向自動化、客製化與規模化演進。而詐騙帶來的影響不僅限於財務損失,也造成心理創傷。調查指出,52%的受害者承受明顯心理壓力,40%出現焦慮、失眠等身心反應,甚至有9%的人因此產生額外支出,如律師費與心理諮商費用,使詐騙問題進一步升級為公共心理健康危機。
然而僅有28%的受騙者在經歷後會提高警覺,根據台灣警政署統計,2024年全台詐騙財損金額創新高,達502億元,凸顯詐騙風險已升級至國安等級。
GASA也宣布,將於9月2日至3日在新加坡舉行「亞洲防詐高峰會」,聚焦生成式AI與跨境詐騙議題。屆時將匯聚Amazon、Google、Gogolook、Mastercard、Meta等跨國科技與金融企業,共同研擬防堵新型詐騙的策略,推動區域聯防與全民防詐意識的提升。(CTWAN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