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網24日公布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9廠的「輪型戰車底盤載具整體後勤支援整合服務」決標公告,由中山科學研究院航空研究所得標,全案預計於2026年12月底完成。由此決標案顯示,自製105公厘輪型戰車D3原型車目前仍在按照研製計畫推動。而未來105公厘輪型戰車若能量產,將可滿足海軍陸戰隊快速機動的作戰需求。

軍備局該項「輪型戰車底盤載具整體後勤支援整合服務」採限制性招標,決標金額為300萬元,履約時間為2025年4月22日到2026年12月31日,履約地點為南投集集,顯示第209廠在代號「獵豹計畫」下研發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將由中科院航研所規劃底盤的後勤維保程序。
軍備局以自製雲豹8輪裝甲車為基礎研發的105公厘輪型戰車,原本在步訓部主導下,車身較高以便於車內人員快速進出,前2輛D1、D2樣車(原型車)高度為3.3公尺。不過後來改由裝訓部主導,要求車身高度必須降低到3公尺以內。

4月中旬媒體報導,傳出陸軍評估105公厘輪型戰車的作戰效益,認為105公厘戰車砲的火力無法滿足作戰需求,如果戰車砲口徑無法提升到120公厘,陸軍將無法接受105公厘輪型戰車,也代表軍備局的「獵豹計畫」將壽終正寢。
而陸軍司令部則針對報導澄清,媒體所述,陸軍以「獵豹計畫」戰車砲火力不足為由,否決該科研案,與事實不符。陸軍指出,軍備局刻仍依陸軍需求規格,實施D3原型車的研改,持續依任務節點,完成作戰測評。
2024年6月25日,第209廠首度公開105公厘輪型戰車的D2原型車,同時也積極研製D3原型車。據了解,預計今年完成的105公厘輪型戰車D3原型車,已確定車高降低到2.95公尺,同時可望於今年9月舉行的台北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首度亮相。
事實上在M41型戰車除役後,除了少量經過性能提升的M41D型戰車之外,國軍多年來一直欠缺擁有與現役CM11、M60A3型戰車相同火力的裝甲載具,以便提供更適合外島守軍、海軍陸戰隊配備的裝甲戰力,而自製105公厘輪型戰車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為了進一步拱衛政經中樞,今年傳出海軍陸戰隊規劃大幅度轉型,第66旅並將裁撤戰車營、砲兵營。老實說,目前海軍陸戰隊配備的M60A3型戰車確實顯得笨重,但失去戰車、自走砲的第66旅,將如同被拔掉利牙的老虎,與未來可能在北部面對的解放軍空降、特戰兵力等,一樣成為輕裝部隊,將不再具備火力、防護優勢,而第209廠研製的105公厘輪型戰車,或許會是海軍陸戰隊因應拱衛中樞又保有火力優勢的最好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