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近日在與川普政府的激烈對抗中迎來重大勝利。美國麻薩諸塞聯邦地區法院法官巴勒斯(Allison Burroughs)於波士頓裁定,川普政府非法凍結並終止約22億美元的研究資金,因此禁止其再以各種名義切斷這所常春藤聯盟(Ivy League)名校的聯邦研究補助。這一裁決不僅恢復了多年期的研究資金,也成為白宮與哈佛大學衝突中的重要轉捩點。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政府聲稱,此舉是為了打擊哈佛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與「激進左派」思潮,並以校內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為例。這些抗議在2023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後席捲全美校園。然而,巴勒斯在判決中指出,政府行動與反猶太主義並無直接關聯,而是「以反猶為煙霧彈,進行一場意識形態驅動的針對性攻擊」。她強調,即便哈佛曾錯誤地容忍仇恨行為太久,對抗反猶主義也不能以犧牲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自由為代價。
此前哈佛大學因拒絕接受政府的多項要求而成為打壓目標。川普政府於4月11日發函,要求這所私立大學重組治理架構、改變聘任與招生方式,以確保意識形態的平衡,並終止部分學術計畫。哈佛拒絕後,政府隨即取消數百筆研究補助,並進一步威脅撤銷學校認證資格、禁止國際學生就讀,同時以違反聯邦民權法為由,切斷更多資金。
哈佛現任校長加伯(Alan Garber)表示,學校承認猶太與以色列學生在加薩戰爭爆發後確實曾遭受「惡劣且令人譴責」的待遇,但政府的要求已遠遠超越解決反猶問題的範疇,企圖透過控制聘任與教學來規範校園「思想環境」,直言這是不合法的干預。
巴勒斯在裁決中特別點出部分被影響的研究計畫,包括:協助退伍軍人事務部(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判斷有自殺傾向的退伍軍人是否需要住院;漸凍人症(Lou Gehrig’s Disease)的研究;美國太空總署(NASA)用於測量太空人登月時輻射暴露的晶片;以及政府針對新興生物威脅的計畫。她強調,這些研究與反猶主義毫無關聯,資金凍結反而可能傷害到政府聲稱要保護的群體。
事後白宮隨即對裁決結果表達不滿,發言人休斯頓(Liz Huston)批評這名「由歐巴馬任命的激進法官」無論事實如何都會支持哈佛,並指責該校多年來縱容歧視與騷擾問題。川普本人還在內閣會議上要求哈佛支付「不少於5億美元」作為和解條件,更告訴教育部長麥馬洪(Linda McMahon)「不要談判。」
與哈佛相比,其他常春藤盟校多選擇妥協。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在7月同意支付2.2億美元恢復研究資金,並接受獨立監督;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則同意支付5000萬美元給羅德島(Rhode Island)勞動力發展機構。
與此同時,白宮仍在與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談判,甚至一度向UCLA索取高達10億美元,該校領導層則表示這將帶來毀滅性後果。
川普政府還嘗試利用專利與認證作為施壓工具。例如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便曾在內閣會議上半開玩笑地表示,「我們玩得很開心,因為麥馬洪在攻擊哈佛,她說『我們還能做什麼?』然後我們寄出專利信,再打擊他們一次。我們就是這樣,玩得很愉快。」
報導補充,儘管裁決讓哈佛獲得一場重大勝利,但衝突遠未結束。白宮已計劃上訴,並可能尋找更多方式施壓。這場對抗不僅關乎哈佛的財務與研究前景,更涉及美國大學的學術自由、政府監管範圍以及聯邦資金分配的正當性。(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