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台大、台北榮總、亞東醫院等三大醫學中心院長,同時也是前衛生署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在退休後確診罹患失智症,至今與疾病搏鬥近5年。這起醫界重量級人物罹病事件,引發各界對失智症的關注。

新竹南門綜合醫院在其臉書粉專指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功能退化的症候群,會影響記憶力、語言、判斷力、理解力與日常生活能力。醫院表示,失智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總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阿茲海默症僅是其中一種類型。
根據醫療團隊的說明,失智症可分為四大類型。阿茲海默症約占失智症患者的60%至80%,初期主要表現為記憶力退化,隨後逐漸影響語言及空間感知等認知功能。血管性失智症則與中風或腦部血管損傷有關,症狀可能突然出現,常見注意力下降、計算力變差等情況,且與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息息相關。

路易體失智症的特點是認知功能忽好忽壞,除記憶問題外,患者可能出現幻覺、動作僵硬顫抖等類似巴金森氏症的症狀。第四種類型為額顳葉型失智症,好發年齡較早,約在50至60歲之間,早期症狀以性格改變、社交能力退化為主,不一定會出現明顯的記憶問題。
醫療團隊特別提醒,民眾應留意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包括經常忘記剛發生的事、說話中斷或詞不達意、情緒波動變大、容易迷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操作順序變得混亂等。若發現這些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以便及早診斷和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