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者:李榮展
筆者日前關注到白匏湖的發展規劃,再度納入新北市的藍圖討論中,也引來市議員的關心,白匏湖在未來預計不只是單純的生態園區,也會結合社會住宅興建計畫,為汐止區帶來一個全新願景。這項計畫結合運動、休閒、生態與住宅功能,不僅提升了區域生活品質,也為推動永續發展鋪平了道路。然而,筆者也提醒,當我們展望這項重大工程時,也應關注其中細節,確保生態與發展之間能取得最佳平衡。
在白匏湖規劃藍圖中,基礎建設一直被視為城市治理的核心要素。新北市府多次指出只有穩固的基礎建設才能推動城市進步,而白匏湖計畫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該計畫不僅涵蓋了生態園區、步道與道路拓寬,還包括社會住宅與日間照顧中心等多元設施。然而,計畫中也納入了清潔隊資源回收作業場區的建設,這一部分引起了部分民眾對「違和感」與「潛在污染」的擔憂。
面對這些質疑,我認為新北市政府應該要展現對多方需求的平衡能力。雖然環保局面對議員質詢時強調,清潔隊場區的設計將融入當地地景,力求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同時採用生態工法,維護動植物棲地,降低對環境的影響。此外,作為資源回收的新場址,相較於目前於高速公路引道下方的作業環境,新場區將有效的改善作業環境的安全,並滿足逐年增長的資源回收需求。這樣的安排,不僅解決了實際運營問題,也彰顯了市府在城市規劃上的務實態度。
白匏湖計畫中的生態園區部分,在未來將有望成為市民親近自然的重要空間,也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新的棲息地。汐止區郊山的綠色生態將因這個計畫得到進一步保育,未來有望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生態旅遊的亮點。同時,市府在基礎建設中的創新應用,例如智慧化管理與永續工法,也將使白匏湖成為展示永續城市建設的示範點。
然而,筆者認為,在規劃這類重大工程時,公民參與應成為重要的一環。像清潔隊作業場區的選址與功能,若能有更多社區民眾參與討論,或許可以更好地平衡居民期待與實際需求。永續發展不僅是政策和基建的目標,更應體現每位市民的參與感與歸屬感。
白匏湖計畫是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一次完美契機。在市府與中央多部門的合作下,這項計畫有望成為汐止區環境的標竿,也將是新北市的永續發展的榜樣。未來,當生態園區建成、社會住宅落成時,這片土地將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見證,讓汐止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綠色城市。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