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感冒、流感、過敏傻傻分不清楚?醫曝一圖秒懂差異

分享:
0:00
volume_up

圖、文/馬光醫療網

新冠疫情尚未平息,現將邁入冬天季節,流感又捲土來襲,該如何區分新冠、流感、一般感冒及鼻過敏呢?

過敏性鼻炎

常見症狀為打噴嚏、鼻塞、流清澈鼻涕、鼻子及眼睛搔癢,通常早上或夜晚症狀更明顯,許多長期過敏的民眾在下眼瞼更出現了黑眼圈,過敏性鼻炎主要原因是因為鼻腔受到過敏源的刺激,而產生一連串的過敏反應,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空汙、塵霾、溫差……等。

一般感冒

感冒在一年四季間都可能好發,當患者免疫力較低時就容易罹患感冒,造成感冒的致病原有許多種,常見的如: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腺病毒等。主要症狀為鼻塞、鼻水及咳嗽等呼吸道局部症狀較為明顯,病程多為一周內會康復。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台灣約11月開始流行,1至2月是高峰期,流感傳染性極強,主要透過飛沫傳染及接觸傳染,流感病程發展迅速且多變,常見症狀有發燒、肌肉痠痛、疲倦甚至伴隨腹瀉、噁心嘔吐等全身性症狀;康復時間需較長,約1-2周才能痊癒,另外長者、慢性病族群和幼兒須注意防併發症的發生,如肺炎、心肌炎、腦炎等重症。

COVID-19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與流感發病情況較為相似,多為全身性的症狀,常伴隨著發燒、喉嚨痛、鼻塞鼻涕、全身痠痛、腹瀉、甚至嗅味覺喪失,並且也同樣具有高傳染性,而且全年都是好發期,但須注意的是當確診後1-3周新冠症狀痊癒時,隨之而來的後遺症—「長新冠」。

新冠病毒之中醫觀點與長新冠中醫調理

新冠病毒在中醫觀點屬於「疫病」的範疇,因感受「疫戾」之氣而染病,其中「疫病」是指具有傳染性,並且能夠引起大流行的疾病,總結來說感染新冠病毒患者是感受外來疫戾之氣而兼夾著濕與燥邪,因此染疫患者多數表現為發燒、畏寒、咽痛及腸胃道症狀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10~20%曾經感染過新冠肺炎的患者,會產生新冠肺炎後遺症(PostCOVID-19),或稱之為長新冠(Long COVID)。「長新冠」症狀多為咳嗽、胸悶喘、胸痛、疲倦、記憶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腦霧」的現象,甚至還有憂鬱、失眠、腸胃不適、落髮、月經失調等。 中醫以辨證論治,依據患者個人體質給予客製化的治療處方,常以中藥治療或是合併針灸、茶包、足浴等,來幫助患者擺脫長新冠的困擾,恢復良好的生活品質。

常見的長新冠證型分類

1.氣陰兩虛型

• 症狀:乾咳痰黏、口咽乾燥、疲倦感、自覺體溫微熱

• 建議飲食:注意水分補充,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飲食可攝取百合、蓮藕、梨

2.脾肺氣虛型

• 症狀:疲倦感明顯、食慾不好、消化不良、腹脹、腹瀉

• 建議飲食:宜清淡、好消化,飲食可攝取黃耆、山藥、茯苓

3.肝鬱氣滯型

• 症狀:憂鬱、睡眠障礙、月經失調

• 建議飲食: 避免油膩及甜食和菸酒,飲食可攝取柑橘、玫瑰、萵苣

4.清氣不升型

• 症狀:頭腦不清醒、無法專注、記憶減退等「腦霧」現象

• 建議飲食:忌冰冷飲和油炸、燒烤等,飲食可攝取黨參、薏仁、冬瓜

長新冠之中醫保健--提升免疫力,預防二次確診

《素問·刺法論》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疫,......,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正氣」就如同我們身體的免疫力,在正氣足夠的狀態下,即便有外來邪氣侵入,人體也有足夠的抵抗力去對抗外來邪氣,而避免染病,因此,以下提供中醫治療及保健方式--天灸療法和穴位按摩,來提升正氣、增強免疫力。

中醫的預防醫學—天灸療法(三伏貼/三九貼)

天灸療法是利用辛溫的藥材敷貼在人體的一些重要穴位上,在特定的節氣時,藉由藥材的溫熱刺激穴位,活化經絡運行,來啟動機體的免疫能力,達到體質改善,同時預防、保健和治療的作用並行。

• 適應症:過敏性鼻炎、月經不調、體質虛寒、容易感冒、長新冠患者

• 禁忌:孕婦、嬰兒、發燒、急性感冒期、皮膚過敏者 *須由醫師判定是否適合敷貼

穴位保健按摩

合谷穴:

• 位置:手部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豐厚處

• 功效:主治頭痛、喉嚨痛、此外也能預防感冒、鼻塞、過敏等

足三里穴:

• 位置:膝蓋下方3寸(手併攏,食指到小指四指幅的寬度),脛骨旁開1寸(約拇指寬)的凹陷處

• 功效:調理脾胃,補益氣血增強免疫力

氣海穴:

• 位置:肚臍下1.5寸(食指和中指併攏的寬度)

• 功效:元氣之所生、理氣、益氣,腹脹、腹瀉、月經不調

關元穴:

• 位置:肚臍下3寸(手併攏,食指到小指四指幅的寬度)

• 功效:調氣、健脾補虛、腸胃不適、容易手腳冰冷、月經不調

上述穴位按壓5-10次,輕按至有痠脹感即可。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