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專家近期針對常見成藥進行評估,32位醫師與藥劑師共同票選出最不推薦民眾自行服用的成藥種類,其中台灣旅客在日本最常購買的綜合感冒藥,竟然名列榜首,引發關注。

據《女性SEVEN PLUS》報導,中山診所院長中山潤一指出,許多民眾誤以為市售藥品沒有副作用,但實際上許多成藥與醫師處方藥的成分與劑量相同,同樣可能產生副作用。他曾遇過病患因服用成藥導致肝功能異常,並出現全身紅疹的案例。
在專家票選中,綜合感冒藥因含有多種成分而被列為最不建議服用的藥物。內科醫師山本佳奈解釋,綜合感冒藥通常混合抗組織胺、退燒止痛藥及鎮咳藥等成分,可能導致身體吸收許多不必要的藥物。特別是含有鹽酸麻黃鹼的感冒藥,容易引起心悸、血壓升高及失眠等副作用。
其他不推薦使用的成藥還包括改善睡眠藥、便秘藥、關節止痛藥及保健食品。札幌加藤眼科院長加藤祐司提醒,睡眠改善藥可能造成隔天精神恍惚;而銀座藥局藥劑師長澤育弘則警告,長期使用刺激性便秘藥可能導致腸道對藥物產生耐受性。

相對地,專家們認為乙醯胺酚類退燒止痛藥、整腸劑及部分中藥是較為安全的選擇。函館稜北醫院總合診療科醫師舛森悠表示,乙醯胺酚副作用較輕,安全性高,適合各年齡層使用。
銀座藥局的長澤藥劑師建議,購買成藥時應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並向藥劑師說明具體症狀與病史。同時,他提醒民眾要注意檢查藥品成分,避免重複服用相同成分的藥物,且應定期檢查藥品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