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花蓮縣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29日早上突然潰決,幸而當時已在進行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加上防範得宜,本次未造成水患災情。現場人員敬拜山神與土地眾神感謝保佑,6台怪手也朝山的方向「展臂致敬」。

據悉,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燕子口遊憩區,10月17日因邊坡坍塌堵塞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由於先前馬太鞍溪堰塞湖重創光復鄉,有關部門嚴陣以待。

同月29日上午,林保署花蓮分署、宜蘭分署和施工團隊持續進行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降挖與引流作業,現場人員在當天11時25分發現堰塞湖壩頂益流水量增加,現場人員、東部電廠人員快速撤離,同步淨空下游河道,以及疏散秀林鄉低窪處居民。隨後壩體在沖刷下潰散、沖毀,洪峰經過立霧溪也未產生災情,原先堰塞湖的水位降到原河道水位,對下游已無致災風險。

環境恢復安全後,現場施工人員感恩禮拜山神、祖靈與土地眾神,6台怪手在橋上朝上游方向舉起挖斗「行禮」,畫面令人感動。
此外,交通部公路局太魯閣工務段稍早也表示,燕子口堰塞湖29日經引流後,壩體如預期潰散且湖水下降、消失,台8線175K至176K溢淹情況解除,29日傍晚5時起恢復台8線中橫公路東段通行,即天祥至太魯閣日間5時段放行,關原至太魯閣夜間道路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