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至目前,美國對大陸關稅總額加至145%;引發陸方強硬反擊,對所有原產地為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由84%提升至125%。同時大陸亦加強對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這令美國媒體開始擔憂,大陸的反制措施可能會導致美國的「六代機」項目受挫。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4月7日報導,大陸針對美國關稅霸凌採取反制措施,加強對多種稀土相關物項的出口管制,此舉可能嚴重影響美國第六代戰鬥機研發進程。報導指出,這些受管制材料對高性能戰機至關重要,而美國自身無法生產。
報導稱,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3月21日宣布,授予波音公司生產美國空軍「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戰鬥機的合同,並將這款第六代戰機命名為F-47。然而,大陸的稀土出口管制為該項目蒙上陰影。
稀土元素成美軍工「阿基里斯之踵」(致命弱點)
據牛津咨詢公司分析,F-47等隱形戰機需要依賴釹、鐠、鏑和鋱等稀土元素製造高性能磁鐵和雷達系統,同時需要鈦、鎢和鈮等金屬增強結構強度、耐熱性和隱形塗層。
《央視軍事》採訪軍事評論員魏東旭,他表示:「川普開啟關稅大戰,讓美國的軍火商也受傷。美國軍火商研製先進武器裝備,尤其是隱形戰鬥機,許多零部件和原材料都需從國外採購,這不僅涉及中國,還包括多個其他國家。」

美海軍六代機性能提升有限前途未卜
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空戰部門負責人邁克爾·唐納利(Rear Adm. Michael Donnelly)海軍少將透露,海軍「六代機」F/A-XX的航程將比現有機型增加25%。
報導分析指出,目前美海軍戰術戰鬥機中作戰半徑最大的是F-35C,其作戰半徑為1241公里。據此計算,F/A-XX預期最大作戰半徑僅為1551公里,此數據令美國媒體大感失望。
軍事專家杜文龍在《央視軍事》節目中評論稱:「若花費巨資研發的『六代機』,其作戰半徑僅比F-35C提高300公里,確實缺乏質的突破。」
據悉,美海軍在新型艦載機的設計上正面臨成本與性能的艱難取捨。由於航母空間有限,有觀點認為應犧牲單機性能以搭載更多戰機。
軍事評論員魏東旭分析指出:「美國航母打擊群首要考慮已非戰勝對手,而是保命與撤退。在設計層面存在矛盾:隱形艦載機需扁平化設計導致翼展增大,難以縮小機體尺寸。美海軍對新一代隱形艦載機的外形尺寸與核心指標仍搖擺不定。」
《央視軍事》報導表示,美國空軍與海軍的「六代機」計劃目前仍停留在紙面階段,無論宣傳如何誇大,最終仍需以實物性能驗證其真實戰力。大陸的稀土管制措施,無疑為這些項目的推進增添了重大變數。(香港01)
延伸閱讀:
關稅戰|諾獎得主克魯曼:特朗普政策將美國走向「第三世界」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