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地震遽增! 郭鎧紋:全球「10個規模6以上地震」

分享:

近日全球地震活動頻繁且規模較大,地震威脅再度引發關注。氣象署地震中心前主任郭鎧紋指出,今年前三個月中旬全球地震活動異常低靜,但從3月下旬起短時間內急劇增加,一口氣出現10起規模6以上的地震,提醒各界平時就應提高警覺、做好防震準備。

上午9時53分宜蘭縣蘇澳鎮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圖/中央氣象署)

今(9)上午9時53分發生全台有感地震,震央位於宜蘭縣蘇澳鎮,芮氏規模5.8,深度為72.4公里,最大震度出現在宜蘭縣武塔、花蓮太魯閣4級;宜蘭市、桃園市、彰化市等地3級;北北基、新竹市、嘉義市等地2級,台中市等地1級。

氣象署地震中心前主任郭鎧紋表示,上午這起地震是菲律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所引起,釋放能量約相當於0.25顆原子彈,屬於典型的能量釋放,震源深、不易造成嚴重災情,屬於地震活動的「正常表現」。

郭鎧紋指出,地震的本質是地殼內部能量釋放的結果,若能平均釋放,則有助於減少單次地震造成的災害風險。根據統計,去年全球共發生100個規模6以上的地震,今年初期地震明顯減少,顯示地震能量可能正在累積中,3月下旬則一口氣出現10個。

郭鎧紋呼籲民眾平時就應落實防震準備。(資料照/中天新聞)

郭鎧紋提到,台灣自1998年以來發生約1萬起有感地震,其中規模6以上的地震約有101起,平均每年有3到4起。郭鎧紋強調,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呼籲民眾落實防震準備,包括加強建物耐震結構、備妥緊急避難物資,以降低災害風險。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