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母對峙跡象?陸官媒曝「殲-15」與美戰機同框

分享:

大陸官媒央視近日罕見公開解放軍殲-15「飛鯊」戰機與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近距離同框畫面,雖然畫面僅短短不到一秒,但仍可清楚辨識美軍艦載機的外型特徵。這是中美艦載戰機首次同時出現在公開畫面中,引發外界對兩國海軍在西太平洋潛在對峙的高度關注。

大陸央視首度公開殲-15與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同框畫面。(圖/翻攝自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首度公開殲-15與美軍F/A-18E/F「超級大黃蜂」艦載機同框畫面。(圖/翻攝自大陸央視)

據央視釋出的畫面顯示,殲-15自山東艦起飛,飛越正在補給中的解放軍艦隊編隊上空,隨後畫面一閃,出現與外機同框的瞬間。《騰訊新聞》報導指出,該外機明顯為美軍航母上常見的「超級大黃蜂」戰機。雖然畫面未顯示兩機互動過程,但從飛行距離之近判斷,專家推測這已非單純伴飛,可能代表中美航母編隊至少曾遠距離對峙過,甚至有過次數不少的正面交鋒。

根據公開資料,美軍「超級大黃蜂」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先進的航電系統。搭載的AN/APG-79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同時鎖定3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6個,並整合NIFC-CA協同交戰系統,在超視距作戰與艦隊協同上擁有成熟經驗。此外,美軍的蒸汽彈射系統可在滿載情況下輕鬆起飛,配合高效率的甲板調度,每日可達100架次以上出勤率,並累積數十年實戰經驗。

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資料照/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資料照/翻攝自美國海軍官網)

《騰訊新聞》分析指出,殲-15亦展現出一定技術優勢。其三翼面設計提供良好的低速機動性與大迎角操作能力,最高速度達2.4馬赫,遠高於「超級大黃蜂」的1.8馬赫,尤其適合執行截擊與快速突防任務。殲-15搭載的霹靂-15空對空導彈射程超過200公里,亦遠超美軍現役AIM-120系列的120至140公里射程。

不過,殲-15仍面臨若干技術短處,如早期型號所配備的1493機械掃描雷達在探測距離、抗干擾與多目標處理上均落後於「超級大黃蜂」的AN/APG-79雷達系統,且受限於山東艦與遼寧艦的滑躍甲板設計,殲-15無法滿載起飛,載彈量受限,動力系統亦仰賴俄製AL-31F發動機,壽命與性能皆不及F414-GE-400。

報導亦提及,隨著福建號等電磁彈射航母的陸續服役,殲-15的發展平台將大幅改變。新一代改良型殲-15將搭載大陸自研有源相控陣雷達與改良型發動機,有望縮小與美軍艦載機的整體差距。

殲-15艦載機在航母山東艦上進行飛行訓練。(資料照/翻攝自大陸國防部)
殲-15艦載機在航母山東艦上進行飛行訓練。(資料照/翻攝自大陸國防部)

事實上,隨著大陸加快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能力,美軍傳統航母戰鬥群的作戰自由度正受到壓縮。大陸海軍新型055型驅逐艦與鷹擊-21超音速導彈的組合,加上殲-15的遠程打擊能力,正逐步改變西太平洋海空權力結構。

專家認為,「超級大黃蜂」雖仍為美軍主力艦載機,但隨著F-35C與未來六代機的推進,以及中方艦載機體系逐漸成熟,雙方艦載航空實力將進入新一輪角力。此次兩機同框畫面雖然短暫,卻已傳遞出中美艦隊交鋒不再是模擬演練,而是進入實質對峙的新階段。(香港01)

延伸閱讀:
海報藏玄機 054B型導彈艦「一南一北」護航雙航母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