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近日出現猛爆式升值,2日盤中一度升破31元,來到30.77元,儘管在央行調節下以31.064坐收,但還是創下2002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財經專家游庭皓分析,台幣升值過快,讓出口商與壽險業者為減少匯兌損失補做避險操作,反而加劇台幣單日升值幅度,他也示警,再這樣下去,壽險業明年恐怕發不出股利。

台幣兌美元在2日,一度在盤中狂升1.247元,尾盤在央行調節下,才拉回至31.064元作收,還是大升了9.53角,單日升幅達3.07%,創下2002年統計以來最大升幅。
游庭皓指出,台幣升值過快,導致出口商與壽險業者在匯兌損失上快速惡化,因此不少業者為緊急止損紛紛補做避險操作,反而形成短線資金壓力,加劇台幣單日升值幅度。
游庭皓分析,台灣長期對外累積大量金融資產,至今在海外已持有高達1.7兆美元債券部位,主要集中於美債與海外固定收益資產,不過對應的台幣負債部位缺乏充分避險,導致資產負債錯配問題日益嚴重。他還指出,壽險業手握美債在過去幾年受到暴力升息拖累,「再這樣下去,明年恐怕又發不出股利,股東只能領到環保杯。」
對於台幣暴漲,央行表示,「主要還是心理預期,導致外資大力回補台股資產所致」。對此,游庭皓指出,2日回補金額才387億,居然就能讓台幣升值近一塊,「看來,只要外資今年買超台股4000億,台幣升到20塊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