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最新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若長期依賴安眠藥或頻繁更換藥物,可能大幅提高院外心跳停止(OHCA)的風險。研究團隊分析2010至2020年間超過43萬名失眠患者的健保資料,發現其中約1.6%(7000人)發生OHCA,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警訊。

據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宋之維表示,此次全國性研究不僅成功證實失眠與OHCA的關聯性,更建立了具有八成準確度的預測模型。研究成果已於2025年8月發表在《BMC Geriatrics》期刊。
研究團隊歸納出五大高風險警訊,宋之維指出,符合越多警訊,代表未來三個月發生OHCA的可能性越高。
1.長期使用藥物:失眠長者若多年持有安眠藥,OHCA威脅將顯著增加。
2.頻繁換藥:最近3個月內多次更換安眠藥,可能是病情不穩,也導致猝死機率升高。
3.短期就醫增加:最近30天內數度掛急診或住院,或近1年內曾住進加護病房,皆屬危險訊號。
4.心理治療次數上升:短時間內接受多次心理諮商或治療,代表精神、睡眠狀態恐不穩,風險同步上升。
5.季節效應:冬季發生率明顯高於夏季,可能與血壓上升、心律不整等原因有關。

根據台大醫院急診統計資料,OHCA患者的整體存活率僅約三成,65歲以上長者的存活率更降至一成左右。宋之維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及早辨識高風險族群才是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宋之維建議,長者若發現安眠藥效不足或需要頻繁就醫換藥,應立即與醫師討論調整治療方式。特別是在冬季期間,更要注意保暖與心血管健康,以降低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