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炫/藍白逆襲 大罷免反轉關鍵

分享:

文/蔡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

台灣第二波罷免案823即將登場,726第一波大罷免民進黨挾其行政資源策動公民連署,最終罷免藍營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等24+1:0完敗,主席賴清德與黨鞭柯建銘卻雙雙留任,僅秘書長林右昌請辭。民進黨在失敗以後,並沒有檢討大敗走的原由,反而繼續加大力度,企圖在823第二戰版扳回一城。反觀,國民黨在度過難關之後,底氣十足,726「逆襲反罷」成功,反倒成為國民黨重振士氣的轉折點。

國民黨在度過難關之後,底氣十足,726「逆襲反罷」成功,反倒成為國民黨重振士氣的轉折點。(圖/中天新聞)
國民黨在度過難關之後,底氣十足,726「逆襲反罷」成功,反倒成為國民黨重振士氣的轉折點。(圖/中天新聞)

726第一波大罷免的驚奇之處,在於針對藍委的大罷免全數遭到否決,由朱立倫親自定調祭出「反惡罷」主軸,借力使力的精密布局,最終定調轉攻為守。從「以罷止罷」初期擬定的被動戰略,無法能與民進黨掌控的國家機器抗衡,直到同樣訴諸藍綠「公民對決」的戰略轉型,加上民進黨團宣布射出「罷免三箭」,正式讓政治力浮出檯面。藍營因此重塑議題戰線,更成功將戰場擴大到整體選民價值的認同層次,某種程度撼動中間選民,如今民進黨喊出精準罷免,恐怕又將重蹈覆轍。

國民黨面對民進黨所宣稱的公民團體發動「無差別罷免」24位立委,外加賴政府挾其國家機器資源,藍營原先採取「以罷止罷」的制衡策略宣告無效,所有針對綠營立委的連署都遭司法打壓,以致台北市長蔣萬安一度建議倒閣作為因應;最終退回全面防守,並且凸顯所有民生議題,當中包含秀出立委在地方上的「政績展現」、爭取「普發1萬元」以及修法通過「剴剴案條款」等,最後更因為颱風丹納絲帶來的風災、水災,災民深陷水深火熱之中,讓中間選民自動回歸,成為壓垮民進黨最後一根稻草。

國民黨已經認知到民進黨將罷免制度工具化,作為壓制在野黨結盟的「選舉前哨戰」,若是再以原先戰術恐怕只能策動藍營選民,畢竟罷免比起選舉投票在行為上更為激化,也讓國民黨開始調整戰略,最終反制成功。然而,當民進黨上下對於第一波罷免失敗之後,綠營政客、名嘴以及側翼開始又焦點轉移,強調第二波大罷免藍營立委共有7位,可以「破25%門檻」,民進黨823罷免勢必強化「組織動員」,並且降低中間選民介選影響布局。

國民黨已經認知到民進黨將罷免制度工具化,若是再以原先戰術恐怕只能策動藍營選民,畢竟罷免比起選舉投票在行為上更為激化。(圖/中央社)
國民黨已經認知到民進黨將罷免制度工具化,若是再以原先戰術恐怕只能策動藍營選民,畢竟罷免比起選舉投票在行為上更為激化。(圖/中央社)

726反罷選戰的另一關鍵,在於國民黨成功號召所屬縣市首長組成區域聯防,尤以台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以及台中市長盧秀燕等,接連組成「灘頭堡」的護衛戰術,使得原本的分散戰線轉化區域整體布局。再者,藍營藉此機會鞏固基層支持者,各區立委與議員配合宣講、發文、掃街,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政治量能,促使過去對黨務冷感的地方民眾,重新凝聚認同與目標。也讓這場惡罷首戰旗開得勝,藍營縣市首長成為「防罷聯盟」要角。

相較於民進黨「公民發動、中央閃躲」的投機心態,藍營用整合地方行政資源與組織力量,形塑一種罷免就是打擊「地方建設」的對比感,使得罷免不再只是政治鬥爭,而是牽動縣市治理的長遠佈局。區域聯防的成功操作,讓國民黨展現出強大的系統作戰能力,也讓民眾意識到,所謂罷免不只是民主化工具,更可能是政治操作的遮羞布。

國民黨在726反罷戰中,透過「愛國者行動」為名,這不僅是話術包裝,更是一場精神感召。目的在於運用一個跨越世代,直擊人心的政治象徵,喚起黨內對抗民進黨一黨獨大的獨裁決心。所謂「愛國者行動」意涵,不單純是回應罷免,包括黨代表巡迴動員、青年部門下鄉宣講、社會組織展開政經說明、拍攝反罷短片等。有鑑於此,使得國民黨的聲量迅速攀升,有效鞏固既有支持者情感,擴張潛在中間選民的集體認同。

726反罷選戰的另一關鍵,在於國民黨成功號召所屬縣市首長組成區域聯防。(圖/中天新聞)
726反罷選戰的另一關鍵,在於國民黨成功號召所屬縣市首長組成區域聯防。(圖/中天新聞)

726大罷免無疑是場政治清算,而非民主政治的常態機制,藉由「愛國者」意象號召全國上下,使得藍營從傳統政治操作脫胎換骨,成為捍衛民主常軌的在野力量。尤其,這場行動也使國民黨進一步檢視組織動員與後備能力,已經提前進入選戰步驟,為2026年地方選舉預備演練。當戰線從立院走入社區、從個人政治上升至政黨之戰,相信823罷免藍營將可再下一城。

藍白結盟應對第一波大罷免,此役的戰術操作確實成功,畢竟這是政治上史無前例的大罷免行動,從防守轉為進攻、從中央延伸到地方、最後藍白結合號召中間選民,無疑是場出色的政治民意再造實驗。同時,國民黨不僅化解被罷免危機,也能趁勢整合戰力,將民進黨操作大罷免的策略進行反制,作為政黨重生的機會。最終結果,雖說沒有任何贏家,但是實質上卻是民進黨與其結盟的公民行動一次大挫敗。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