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陸軍事工業的快速發展,解放軍第五代戰機殲-20的生產速度引起國際軍事觀察界高度關注。美國《Military Watch》報導指出,大陸殲-20自2021年起進入量產高峰期,年產量預估已達100至120架,甚至可能超過美軍實際接收的F-35數量兩倍。

報導介紹,殲-20於2011年首飛,2016年底正式開始量產交付部隊。報導指出,這款由大陸自主研發的重型隱形戰機,不僅測試期遠短於美國F-22與俄羅斯蘇-57,服役規模亦迅速擴大。至2024年,殲-20服役數量已達約300架,為全球目前產量最多的重型第五代戰機。相比之下,美軍F-22共生產181架,俄軍蘇-57僅有25架。
根據《Military Watch》的分析,隨著大陸渦扇-10C發動機的換裝完成,殲-20的年產能力大幅提升。雖然大陸官方未對實際產量發表任何聲明,外界普遍估計目前年產可達百架以上。反觀F-35雖年產約140至150架,但其中需分配給21個國家,美軍實際接收量每年僅約40至48架,反而略遜於大陸。

截至目前,美國擁有共約843架第五代戰機(含F-22與F-35),比大陸多出約500架。但《Military Watch》指出,若以年產與交付速度比較,大陸已在新裝備速度上實現領先。不過,專家亦認為,即使如此,大陸要在數量上與美軍持平仍需數十年時間。
此外,殲-20的生產也需要考慮實際作戰需求與經濟壓力。報導指出,大陸空軍目前總戰機數約為1400架,三代與五代機並行使用仍為主流配置,殲-20最終產量可能控制在1000架以內。同時,大陸亦積極部署新一代中型五代機殲-35,以實現高低配搭,預計至2040年前後將完成以五代機為主體、六代機為核心的作戰體系建構。
報導總結指出,大陸從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再到實現量產的速度,已大幅縮小與美俄的軍事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達成超越,徹底改變全球空中力量的競爭格局。(香港01)
延伸閱讀:
殲-20隱身塗層技術揭秘!中國借鑒3000年絲綢技術超越F-22、F-35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