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前一刻被喊卡?只因「沒停藥」 醫:可能危及生命

分享:

桃園醫院骨科病房護理長王瓊玉指出,術前未依醫囑停藥是導致手術臨時取消或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名李姓女性病患經過長時間等待準備接受手術,卻在手術前一刻被告知必須取消或延期,原因是她忘記依醫囑停用特定藥物。

桃園醫院骨科醫師黃宗熙解釋,醫師要求病人術前停藥並非無故刁難,而是為確保手術與麻醉的安全。(示意圖/Pixabay)
桃園醫院骨科醫師黃宗熙解釋,醫師要求病人術前停藥並非無故刁難,而是為確保手術與麻醉的安全。(示意圖/Pixabay)

桃園醫院骨科醫師黃宗熙解釋,醫師要求病人術前停藥並非無故刁難,而是為確保手術與麻醉的安全。他表示,藥物雖能治病,但在手術與麻醉過程中可能與麻醉藥或手術操作產生危險的交互作用。最常見的風險藥物包括抗凝血劑與抗血小板藥物,以及降血糖藥與胰島素兩大類。

黃宗熙說明,抗凝血劑與抗血小板藥物常見於心血管疾病或裝有心臟支架的病人,若未按醫囑停藥,血液凝固功能下降,手術中可能導致嚴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而降血糖藥物與糖尿病患者有關,若術前藥量未經調整,禁食期間可能引發低血糖昏迷,或因血糖過高造成傷口癒合不良、感染風險上升。

手術被迫取消不僅打亂病人治療計畫,也造成手術室、麻醉師、護理師與器械團隊等醫療資源的浪費。(示意圖/Pixabay)

王瓊玉護理長強調,手術被迫取消不僅打亂病人治療計畫,也造成手術室、麻醉師、護理師與器械團隊等醫療資源的浪費,更讓病人與家屬承受焦慮與等待壓力。若因此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為避免類似情況發生,王瓊玉提醒民眾可從三件事做起:首先,主動告知目前使用的所有藥物,包括中藥、保健食品與維他命;其次,記下醫囑,清楚標註藥名與停藥時間,寫在筆記或手機裡方便提醒;最後,切勿自行停藥或換藥,所有藥物調整皆須經醫師評估。

「手術安全不僅仰賴醫師技術,更在於每個環節的細心配合。」王瓊玉呼籲,多一分謹慎,就多一分安心。術前確實遵守停藥指示,讓手術更順利,也為自己的健康多添一層保障。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