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消費趨勢興起,包裝材料的廢棄物處理成為重要環保課題。環境部統計顯示,台灣每年產生的網購包材廢棄物高達3萬公噸,若民眾未依規定正確丟棄,最高可能面臨6000元罰鍰。

環保組織「RE-THINK重新思考」針對常見的網購包材提供正確處理指南。紙箱應先去除膠帶與貼紙等雜質後進行回收,以提升回收品質;保麗龍屬於PS塑膠類,應完整回收,切勿將其拆成小塊,以免產生塑膠微粒污染。
至於破壞袋因含有染料及複合材質,無法進行回收,必須丟入一般垃圾;泡泡袋和緩衝袋因材質輕薄,再利用價值較低,應先戳破減少體積後當作一般垃圾處理。包裹中的出貨單則需將貼紙部分撕下丟入一般垃圾,紙張部分進行回收。

專家指出,隨著電商產業蓬勃發展,包裝材料對環境造成的負擔日益嚴重。民眾若未按照規定進行垃圾分類,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以1200至6000元罰鍰。環保單位呼籲民眾,應確實遵守回收規範,共同維護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