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薪水存不了錢!學長獻策1招「6年滾出450萬」

分享:

有錢當然是底氣,但現實生活中,開銷壓力大得驚人。對許多小資族而言,如何省錢、擠出更多生活空間,是每天都在思考的難題。

網友建議善用定期定額投資ETF如0050,有效增加被動收入(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網友建議善用定期定額投資ETF如0050,有效增加被動收入(示意圖/免費圖庫pexels)

日前,一名現年28歲、在新竹鄉下擔任公務員的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表示自己辛苦存了3年錢,結果赫然發現,就算月月固定存錢,也只能負擔一間郊區20年的中古套房,讓她感到既無力又沮喪,於是上網詢問「月薪5萬的大家怎麼理財的」。

這位網友提到,自己大學畢業後即投入公職,至今服務已滿3年,從普考進入,到通過高考後,薪資已提升至實領每月55,264元;這幾年來,她每月固定存下2萬元,加上每年約17萬元的儲蓄險,3年累積總存款約82萬元。原本以為這樣的儲蓄速度算快,結果一查房價才發現,能夠負擔的僅是一間20年屋齡的郊區套房。

為了加快存錢腳步,她也開始檢視自己的花費模式,她目前每月仍努力提高儲蓄比例,將月存金額調高至2萬5千元,但在基本生活支出上仍有壓力,像是房租每月6,500元,電信費每兩個月1,300元、醫藥費約400元、飲食支出9,000元、固定給父母的孝親費為5,000元、衣物與化妝開銷每月約2,000元,交通費則為1,200元;算下來,每月可運用的結餘不到5,000元,還不包含生活雜費等突發開銷,讓她苦嘆「很難存錢」

這篇貼文引起網友熱烈回應與討論,許多人認為她的消費結構不算太誇張,但如果能夠調整房租或孝親費,存款空間會大上許多。一位網友以自身經驗分享,他從進入台電工作以來,就固定定期定額投資0050;他今年29歲,入職第6年,剛開始月存2.5萬元,如今每月實領收入含加班與加給約7萬4千元,已經能做到每月存5萬元;最近一次精算後,總資產來到450萬元,還另外持有儲蓄險、郵局定存與活存。

也有高鐵員工加入討論,透露自己月薪約6萬元(不含獎金與績效),其中有3萬元固定存下來;這3萬元裡有2萬元投資ETF,1萬元存進旅遊基金,一年最少能出國兩次;他也提到,光是今年初與年中的獎金就領了近30萬元,大部分也都選擇繼續買ETF或直接存下來。

另一位網友建議,有閒錢不如直接投資台積電,他表示,目前正值台積電爆發期,台積電在0050中占比接近5成,加上有國安基金護盤,是相對穩健又具潛力的選擇,等到台積電漲勢趨緩,再考慮轉回ETF,靈活調整進出時點。

從眾多留言與分享來看,大多數人不僅努力節流,也積極透過投資布局未來,盼望能在複利效應下放大資產;不少青壯族群也坦言,在這個物價飛漲、薪資停滯的年代,與其一味堅持孝親費,不如先把自己照顧好,再用其他方式回饋家人。(文/旺得富)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