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阿茲海默症與神經退化疾病患者人數持續攀升,如何預防認知功能退化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美國營養媒體《EatingWell》近期整理多項研究結果指出,某些晚間習慣可能加速大腦老化,特別是在傍晚5點後的生活作息更需要特別注意。

研究顯示,每週飲用7杯以上含糖飲料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明顯提高。營養師表示,過多的糖分會引發慢性發炎與胰島素抗性,進而損害神經細胞。專家建議可以改喝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的克非爾(kefir),不僅能補充營養,還可能延緩大腦退化。
許多人習慣在睡前飲用少許酒精來放鬆,但這可能會影響睡眠品質。研究指出,睡前飲酒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淺眠和頻繁夜醒,影響大腦的排毒過程。營養師建議可以改喝洋甘菊、薰衣草或羅伊布斯花草茶,這些飲品有助於入睡,且不會干擾神經系統。
咖啡因的攝取時間也是關鍵。研究建議在睡前8小時應避免攝取咖啡、能量飲料或高咖啡因的運動補充品。營養師強調,優質的睡眠能幫助大腦清除β-澱粉樣蛋白,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重要關鍵。

晚餐的選擇同樣重要,過度依賴加工食品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營養師指出,這類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鈉含量,會降低一氧化氮濃度、引發腦部發炎,甚至可能阻礙血液供應。建議晚餐應選用新鮮食材,並以香草、檸檬或無鹽調味料取代鹽巴調味。
營養師特別強調:「雖然遺傳和年齡是無法控制的因素,但生活習慣能決定你腦袋老化的速度。」透過改善這些晚間習慣,不僅能提升睡眠品質,更有助於預防認知功能退化,維持大腦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