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10年後恐耗盡!陸9月起強制繳社保 勞資同陷焦慮

分享:

中國大陸當局宣布,9月1日起將落實強制繳納社會保險制度,用於養老金、醫療保險等福利。這項新制雖旨在加強社會保障體系,但在當前經濟低迷的大陸,引發了廣泛焦慮

大陸9月起實施強制社保。圖為工人在河北省的施工現場工作。(圖/美聯社)
大陸9月起實施強制社保。圖為工人在河北省的施工現場工作。(圖/美聯社)

據《紐約時報》中文網,小企業主表示,勞動力成本將大幅上漲。另一方面,員工擔心恐面臨降薪或失業。經濟學家示警,這項政策可能會迫使更多人進入「零工經濟」,造成正式就業率降低,使勞動者失去保障。

在北京經營米粉店的閆雪嬌(音譯)受訪稱,若強制執行新制,她可能被迫關門。她指著位市中心街上空無一人的餐館,包括她自己的餐館,「現在都準備找房東退房還是不幹了」。

報導稱,新規引發的焦慮凸顯出大陸當局在加強薄弱的社會保障體系時面臨的多重挑戰。政府一方面迫切需充實國家養老基金,同時設法緩解民眾在住房、教育和醫療的負擔。有專家預測,大陸國家養老基金或在2035年耗盡。

但經濟蕭條也意味著,即使在不強迫繳納社保前,許多中小企業早已舉步維艱。法律規定社保費由僱主和僱員共同承擔,具體比例因地區而異,但通常員工需繳納工資的約10%、僱主承擔約25%。

圖為一名長者坐在北京的一家商店外。(圖/美聯社)
圖為一名長者坐在北京的一家商店外。(圖/美聯社)

過去許多僱主有的少繳,有的乾脆不繳,還有僱主與員工簽訂「不繳社保」約定。一項在去年針對6千多家陸企的調查發現,僅不到3成的企業完全遵守繳納社保的規定。大陸最高人民法院上月宣布,任何無需繳納社保的約定都是無效的,並稱法院將支持勞動者訴訟不繳納社保的僱主。

許多年輕人對自己能否享受到政府承諾的福利抱持懷疑。出生人口減少代表繳養老金的未來勞動力後備縮小。40多歲的閆女士懷疑,「如果像我們這樣的人還要繼續繳20年,我還能再活20年嗎?即使我能活到那個時候,我能肯定自己會拿到這些錢嗎?」

有勞動者讚賞新政策,稱想讓自己的未來有保障,但也有人說,更迫切的是現在把更多的錢掌握在自己手中。

35歲的曾先生在一家韓式餐館工作。他每月收入為6000元(人民幣下同,約2.5萬元新台幣),若他和老闆都開始繳納社保,預計自己的稅後工資將減少至少1000元。他甚至得動用積蓄以支付每月5000元房貸。他更傾向於不參保,「錢到手裡多得勁啊,想得那麼老遠,你先過好當下」。

北京一家髮廊老闆胡陽(音譯)則打算將把僱主的規定繳款計入員工總福利,並從員工工資中扣除,否則他將多承擔成千上萬元費用。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估算,新規可能使僱主和僱員的綜合成本增加約相當於大陸GDP的1%。由於大陸的社會保障資金幾乎完全來自僱主和員工的繳納,不像他國也會依靠一般稅收收入,這意味僱主和員工需繳納的費率遠高於許多國家。

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中國問題研究員劉宗媛指,當局還需解決年輕人對體制的不信任問題。地方政府挪用養老基金的歷史,與收入增長緩慢更是加劇了不信任。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