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資深演員司馬三三,2014年發現自己罹乳癌,當時自己的寵物狗連三天都踩她胸部,她摸胸部才發現有硬塊,就醫發現乳癌。李思賢醫師表示,年齡跟基因是乳癌高風險因子,不過飲食和生活作息也會影響。
根據《自由健康網》報導指出,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好發於45至69歲間。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除年齡基因外,乳腺密度高低也是關鍵因素,乳腺密度越高的乳房,更有可能有癌化風險。
李思賢解釋,乳房是由上千萬個乳汁線體組成,年紀越輕的女性含有更高濃度的乳房細胞,密度越高的乳房有更高機會的癌化風險。隨著年齡的升高,乳房的腺體細胞會慢慢的被脂肪取代。因乳房質地的不同,醫師常會建議年輕患者進行超音波檢查或MRI核磁共振照影,而年長患者則常進行乳房攝影檢查。
年齡是乳癌高風險因子
很多罹患乳癌的女性,都是更年期之後才發現。且基因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像是常聽見的BRCA1和BRCA2基因外,還有TP53和CHEK2等基因也與乳癌有關,不過有這些基因,不代表一定會罹癌,健康的飲食和生活作息也會影響。
預防乳癌 飲食和生活習慣是關鍵
飲食和生活習慣中,應戒酒和少用塑膠,因酒精會增加體內的雌激素,塑膠對身體來說是外來的雌激素,同樣也會刺激體內的雌激素受體,所以瓶裝水、飲料杯及塑膠袋裝湯都要避免,農藥和清潔劑最好也是能少碰就少碰。
懷孕越多次 罹乳癌機率越低
生活中可多攝取十字花科蔬菜、昆布,其中,十字花科中提取的DIM有平衡過多雌激素的作用。發炎也是致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少吃高糖食物也能預防體內的慢性發炎環境。研究指出懷孕越多次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越低,可能是懷孕時,乳房能有一段時間不接受到荷爾蒙的波動,因此對乳房細胞產生了保護的效果。
李思賢提醒,正常的雌激素濃度是保護乳房免於癌化的重要因素,但是太多的雌激素則是導致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包含:荷爾蒙替代療法及雌激素避孕藥等。此外,乳房會隨著月經週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敏感度和質地,建議定期地做乳房的自我檢查,才可以提找發現可能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