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破局,付費者、醫界代表兩案併陳交衛福部核定。醫改會指出,在「其他預算」中,健保署提新台幣33億元改善健保支付標準,說明卻僅300字,形同要付費者「空白授權」。
健保總額協商結果出爐,最終以付費者代表方案成長率4.605%、9207.5億元;醫界代表方案成長率5.171%、9257.3億元,兩案併陳,預計在10月份委員會議確認後,報請衛福部核定。
付費者代表、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本次在「其他預算」中,健保署編列33.77億元,希望用於調整支付標準。
林雅惠表示,健保署對於需求說明、費用預估、預期效益的說明,提案內容卻僅約300字,沒有精算內容或執行方法,根本是「一字千萬金」,且形同要求付費者空白授權。且參考支付標準調整曾在去年編列預算共30億元,執行率卻相當低落,因此付費者代表考量實務迫切需要,折衷同意編列25億元在其他預算中。
林雅惠並澄清,西醫基層指出,付費者不支持護理師加薪,並非事實。而是西醫基層主張把費用列到健保署管理的其他預算下、但健保署不予同意;且去年真正有幫護理人員調升薪資的院所僅約半數,因此希望相關團體等可研擬指標,重新評估此作法是否有效改善護理人員勞動環境。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去年護理人員調薪比例低,是因前期花比較多時間討論,實際執行時間僅約半年;今年不僅提高加薪標準,也預計可讓更高比例醫療院所加薪。
健保總額協商中,醫界代表與付費者代表意見分歧的部分主要在醫院與西醫基層部門。其中新醫療科技部分,醫界代表方案僅編列32.3億元、付費者編列46.9億;暫時性支付醫界盼由公務預算支應,付費者則編列6億元;罕藥部分,醫界建議改用公務預算,罕藥加血友病藥物共僅編列0.3億元,付費者則編列180.3億元。
對此周慶明以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用藥每劑4900萬元,血友病新藥1劑1億元為例,認為應該比照癌症新藥基金,移出健保;至於代謝症候群,則因為是針對還沒有疾病的亞健康狀態,認為屬於預防醫學,也應該改用公務預算支應。(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