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國家安全暨戰略研究社(N3SI)今(24)日舉辦「2025年度青年國家安全論壇」,並邀請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谷立言、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國安會副祕書長徐斯儉致詞。

徐斯儉致詞表示,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家安全,一定要放在客觀的國際現實脈絡中討論。在討論國家安全時,永遠要在國際現實中做有意義的討論,這是一種Imperative(至關重要)。
他說,國家安全策略的選擇,就是國家定位的選擇,既是文明價值的選擇,也決定國家安全其他議題的走向,因此不能輕忽及妥協。國家安全除了要抓準價值定位,更重要的是要保障國家安全,將國家利益最大化,維持國家可持續發展。
簡而言之,國家安全政策的制定,是在認清國際現實環境及國家政軍經的現實條件下,尋找國家價值及利益的定位,以及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國家持續發展,所做出的一系列選擇。
徐斯儉認為,目前台灣國家安全政策的選擇方向,在國家價值定位方面,是在民主體制及專制體制之間做出價值選擇,沒有模糊的空間,因為不只影響國家定位,也將影響對外的軍事、安全、經貿等的政策方向。
在外交方面,近年來多數民主國家有一個共識,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安全與發展不可或缺的要素,這是有利的方向,台灣應善用處於第一島鏈核心的地緣戰略位置,及作為全球半導體、IC產業供應鏈核心的優勢,謀取國家最大的外交利益及進展。
在國家認同與兩岸方面,賴清德總統提出秉持4個堅持、維持現狀,以最大程度團結國人作為基本國安政策的定位。此外,近年來中共政權企圖消滅、併吞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已成為國安最大的威脅之一。
在國防方面,國軍在不對稱作戰的原則指導下,已積極修改新的防衛作戰計畫,並建構所需能力,提高國防韌性,強化後備部隊及教召,對灰色地帶襲擾提出應處。
在經濟方面,賴總統提出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同時將擴大美國以外,與更多自由民主市場的連結。此外,賴總統也強調台商的布局全球,當然包括中國在內。
徐斯儉指出,這個時代是國際關係典範轉移的開始,而且當今的台灣已早非過去的台灣,用過去的邏輯看世界、思考未來,恐怕會有明顯的盲區。台灣必須善用自己處境與地位所帶來的優勢與機會,保持足夠自我防衛的力量,能夠及時調整的彈性,經受衝擊後繼續前行的韌性,才能迎接這個時代所帶來的挑戰。
他表示,當既有的國際組織及規範開始逐漸弱化,大國的競爭與地緣政治重回舞台,國家安全的戰略選擇,必須基於現實的考量,但也不能輕易放棄價值的堅持。在當今的國際政治中,政治價值、經濟利益、地緣戰略及軍事發展之間,已經變得更加息息相關,想要在一個範疇得利,而不願在另一個範疇付出代價的空間,已變得越來越小。